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網誌分頁 11

恐慌症治療

八月 15th, 2013 Posted in Blogs, 恐慌症, 焦慮症, 自律神經失調

松德精神科診所/黃惠琪醫生
恐慌症是人在壓力之下很容易發生的狀況。因為人長期緊繃沒有放鬆,很容易會造成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管理心跳、呼吸、排汗、排尿、腸胃的自主神經系統沒有協調,就很容易有恐慌的現象。
恐慌的治療,治標(發作後短期控制如服用藥物:鎮定劑.抗憂鬱藥物)或是治本包括有身體放鬆、心理治療兩類不同的方法。
根本解決心理的壓力,可以慢慢減少恐慌發作。
情緒的問題會造成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情緒的問題解決,同時學會放鬆的方法,可以讓恐慌不再發作,只是這通常需要好幾個月的療程,同時需要心理與時間的投入。

~黃惠琪醫師提供~

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

八月 12th, 2013 Posted in Blogs, News, NIMH, 憂鬱症, 焦慮症

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年紀輕是危險因子

產後憂鬱症一般認為是女性的疾病,但近來有些研究顯示:男性在伴侶的懷孕過程中雖然不會有明顯的荷爾蒙變化,但新手爸爸仍有可能得到產後憂鬱症。
在一個瑞典的研究中,812位新手爸爸在寶寶出生後三個月接受憂鬱症狀的量測,發現有一成左右(10.3%)的新手爸爸有憂鬱症狀!這個研究進一步想瞭解有哪些危險因子。
結果顯示年紀較輕是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和29~33歲的族群相比,較年輕爸爸得到產後憂鬱症的機會是2.55倍,雖然說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差、伴侶相處困難、經濟壓力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但這些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何年輕爸爸較易有產後憂鬱症。這個研究結果和過去研究大致相近,此外另一個很重要的預測因子是媽媽有沒有憂鬱症。
為什麼這個研究結論那麼重要?雖然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媽媽是主要的小孩照顧者,但爸爸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有些研究顯示如果爸爸有產後憂鬱症,將來小孩也比較容易有行為問題或是精神疾病。

以上參考資料,由黃惠琪醫師翻譯,來自美國麻州總醫院(MGH)網站:

http://www.womensmentalhealth.org/postpartum-depression-in-new-fathers-being-younger-is-a-risk-factor/

對照臨床經驗,其實很能夠體會為何年輕的新手父母較易有產後憂鬱症。在台灣,平均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都逐漸往後延,這可能跟生存壓力漸漸升高有關,例如工作難找、工時長、起薪低、夫妻需要兩地相隔、買房壓力大、在異地生活所以親友支援變少等等,以至於許多人「不敢結婚、不敢生」,一直到生活條件改善後,才比較有勇氣踏入人生不一樣的階段。在這種狀況下,較年輕的族群有了下一代,若生活壓力未減輕還再加上新手爸媽的辛苦忙亂,根本來不及享受新生命帶來的喜悅,當然憂鬱容易上身。
此外研究顯示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和媽媽有沒有憂鬱症有很大的關聯,這透露出小家庭互動其實很容易互相影響。如果爸爸能多參與懷孕與生產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給予伴侶足夠的關注與支持、一同照顧初生兒、分擔媽媽的勞累、甚至請親友協助幫忙等,媽媽的身心狀況較佳,連帶新手爸爸的心情也會比較好,對於寶寶的照顧也會更佳!
同時間,媽媽們雖然注意力幾乎都在寶寶身上,但也別忽略伴侶的需求,多多表達對爸爸付出的鼓勵與肯定,放手讓爸爸一起照顧寶寶,如此一來爸爸能體會生產帶小孩的辛苦,自己也才有機會休息不至於累壞。互相扶持的伴侶關係,能讓彼此感情更緊密,促進寶寶的發展,也遠離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

八月 2nd, 2013 Posted in Blogs, 失眠, 憂鬱症, 焦慮症, 躁鬱症

產後憂鬱症
松德精神科診所/黃惠琪醫師
懷孕期間和懷孕後的憂鬱症有多普遍

產後鬱悶通常在產後10天內發生,尖峰時間為產後第五天,常見症狀有情緒不穩、有時會過度興奮、易怒、容易哭、疲勞、時序混亂。
發生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後一年內的憂鬱症被稱為,產期憂鬱症。在這段期間,確切的憂鬱症婦女人數是未知的。但研究人員相信,
懷孕後的憂鬱症是一種最常見導致憂鬱症原因之一。有些憂鬱症沒有被發現或被治療,因為一些正常妊娠的變化也會引起類似的症狀。
懷孕期間和懷孕後可能會有容易疲勞、睡眠障礙、強烈情緒反應、和體重變化,這些症狀也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

產後憂鬱症的症狀可能包括:
食慾不振
失眠
強烈的煩躁感和憤怒
壓倒性的疲勞
對性生活失去興趣
生活中缺乏喜悅
感覺羞恥、罪惡感或不足
嚴重的情緒起伏
難與嬰兒產生連結
對家人及朋友退縮
有傷害自己和嬰兒的想法
未經治療,產後憂鬱可能會持續一年甚至更久。
精神科醫師建議還是提早發現母親情緒變化給予支持及鼓勵,而父親也容易被影響有情緒焦慮問題,建議改善方式如
選擇規律的生活方式:包括運動,吃健康的食物。有研究指出,懷孕期間多吃魚、補充魚油,可降低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做你能做的並且要獲得休息,當你需要時就主動去尋求幫助。
事實的為自己保留自己的時間。穿好衣服、離開家並去拜訪朋友或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或安排一定的時間單獨與伴侶相處。
找人傾聽與妳的伴侶、家人和朋友交談,告訴他們妳的感受。
記住,照顧寶寶的最好辦法就是先照顧好你自己的身體和情緒。

憂鬱症.自我評估表

八月 1st, 2013 Posted in Blogs, EAP, 心理測驗, 憂鬱症, 焦慮症

憂鬱症.自我評估表
黃惠琪醫師/松德精神科診所

若長期有以下第※1~2項中1項以上,第※3~9項中4項以上症狀,持續2個星期以上,並且影響生活功能,就有「可能」罹患憂鬱症,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早日走出憂鬱。
※1.總感到悲傷和不愉快,沒有什麼事能引起我的興趣。□是□否
※2.對自己的小失誤或缺點存在罪惡感。□是□否
※3.感到如此地沮喪,以致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否
※4.常常失眠,難以入睡,易驚醒或早醒。□是□否
※5.感覺很累,體力下降,容易疲勞。□是□否
※6.感覺全身不舒服,總有不明的疾病症狀。□是□否
※7.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是□否
※8.覺得很難清楚的思考而胡思亂想。□是□否
※9.性方面沒有興趣。□是□否

優質睡眠管理問題與解答

七月 13th, 2013 Posted in 失眠

一、甚麼是優質睡眠管理

透過健康管理的方法可以實現人們追求對抗老化的期望,而睡眠管理又是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透過調節五臟六腑、五感平衡、調節內分泌等方法使人體達到自然睡眠的狀態。針對睡不著、淺眠、容易醒來、夜間清醒不易入睡以及睡醒後感覺疲累等症狀做針對性的調理,都是優質睡眠管理的工作內涵。
二、睡眠品質差的原因
現代人因壓力大而影響睡眠,不能按時睡覺、日夜顛倒進而造成睡眠品質越來越差。內分泌紊亂會影響睡眠品質。內分泌中的腎上腺素增高時,人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升高,造成內分泌系統紊亂。因此可以透過檢測皮質醇來分析睡眠狀況。
三、睡眠不佳的危害
長期失眠的人壽命比一般人短十五年
長期失眠性生活減少30%以上
睡眠不足會加速皮膚老化
睡眠不足容易引發糖尿病
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50%
睡眠不足容易引發高血壓
睡眠不足容易引發憂鬱症
睡眠不足容易引發心臟病
四、優質睡眠管理的特點
使用目前市面上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會產生下列幾種情形:
1.          聲稱有助於睡眠的產品很多,但很多都沒有明顯效果或無法普及。
2.          部分產品添加藥物因此有副作用
3.          部分睡眠藥物有副作用、會產生依賴性,長期服用會併發癡呆症
4.          長期單一補充褪黑激素類產品會破壞體內荷爾蒙平衡
5.          部分睡眠產品效果會遞減
有鑑於此,使用食療來進行睡眠管理是最安全也最有效的方法。而優質睡眠管理就是透過補充調節內分泌的食物來達到改善睡眠的效果。此方法強調管理,利用中醫原理進行為期一年的生理機能調理。
五、優質睡眠管理能解決那些問題
1.          縮短入睡時間
2.          減少夜間清醒及頻尿情形
3.          改善醒後難入睡情形
4.          改善早晨疲累感
5.          睡眠品質改善提升大腦功能
6.          減少黑眼圈及眼部皺紋
7.          改善性生活促進夫妻關係
8.          提高免疫力,降低婦科疾病發生率
9.          保養肝臟
10.      保養心臟
六、優質睡眠管理怎麼進行?
1.          科學檢測:睡眠狀況自我檢測、專家檢測
2.          設備檢測:內分泌檢測
3.          評估睡眠狀況以訂定管理方案
4.          講解及體驗食療方案並進行相關諮詢
5.          進行療程一段時間後再次進行內分泌檢測
6.          每月定期內分泌檢測

recommendation from foreign community center

七月 13th, 2013 Posted in Blogs, News

Dear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Colleagues,

I would like to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you (albeit electronically) to Dr. Eric Lin M.D., a psychiatrist in the Xinyi district. He is a certified psychiatrist, and former Bristol-Myers-Squibb medical manager.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r. Lin, view his profile on Linked-In: 

http://tw.linkedin.com/pub/eric-lin/37/7a2/393

As many of you know I have highly recommended Dr. Lin as I have found that each client I have referred to him has been very satisfied.

Attached is his contact information I have put together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his website so you can feel free to share this information with clients you refer to him.

I have found Dr. Lin to be extremely helpful to work with as he really takes time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about your client.

I have cc’d him on this message should you want to more easily connect with him about any referrals you may have for him.  His cell phone information is noted in the attachment.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Best regards,
Wendy


Wendy Evans ACSW, MSW, RD
Certified Counselor
Community Services Center
No. 25, Lane 290, Zhong Shan N. Rd., Sec. 6
Taipei, Taiwan
Tel: +886 (02) 2836 8134
Fax: +886 (02) 2835 2530
Mobile: +886 0911-704-284
Website: http://communitycenter.org.tw

【動起來】運動讓你變聰明、EQ更高

五月 8th, 2013 Posted in Blogs

【動起來】運動讓你變聰明、EQ更高

~~~~~~~~~~~~~~~~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說,人應該全面性地發展天賦的才能,他在《第8個習慣》一書中,將天賦才能對應到人類的身體、心智、情感和心靈,分別定義為:身體才能(PQ)、智力才能(IQ)、情感才能(EQ)、精神才能(SQ)

在這4項中,身體才能經常被人忽略。然而,身體做為心智、情感和心靈的載具,人應該要先馴服自己的身體,維持體力、克制欲望,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柯維甚至認為,失去了身體,不僅是失去健康,而是連思想上的創造力、耐力、韌性、勇氣、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將一併失去。

「身體上的自制和發展是基礎,而且是一件非常具體,可以馬上行動的事。」在柯維眼中,運動可以培養毅力、增加自信,堪稱是自我投資的最佳策略。事實上,許多優秀的經理人正是透過運動了解到,運動不僅有助於強化體能,也對情緒管理、心智鍛鍊和工作效率有所助益。並且,他們真心喜歡運動。

體力與活力,是工作的基本要求

「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體力和活力。」暢銷商業書作家齋藤孝在《老闆要的是你對未知的處理能力》書中指出,加入運動類社團的人,在校園徵才中容易被錄用,因為這些人體態好、散發正面能量,符合企業徵才時,期待年輕求職者具備的熱忱、積極與親和力等特質,為公司注入活力。

齋藤孝還指出,人們之所以喜愛觀賞運動比賽轉播,原因之一便是觀眾在看到選手面對挑戰、超越困境時,可以感受他們的活力、肉體和能量。這種能量具有感染力,會讓接觸到的人也精神奕奕。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則認為,運動是休閒活動的最佳選擇。騎越野摩托車是他最喜歡的活動,他也滑雪、潛水和打網球。大前強調,運動絕對不是年輕人的特權,如果認為自己年紀已經到了,只能進行和緩的運動,那永遠也不會變年輕。

以已故的索尼(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為例,他本來只打高爾夫球,但覺得自己和同輩都像是一群老人,無法找回年輕時的活力。因此,他從60歲開始打網球,並和員工對打;65歲挑戰滑雪;67歲時還拿到潛水執照。大前研一在《OFF學》建議,人應該以「與年齡不相稱的精神」來挑戰體育活動,因為「這種精神,正是年輕的祕訣。」

透過運動紓壓、蓄能,提振活力

「活力」是經理人能否達成目標的關鍵特質,有效能的領導者應有效提振自己的活力。蘇曼特拉.戈夏爾(Sumantra Ghoshal)與海克.布魯奇(Heike Bruch)在著作《主管別瞎忙》中指出,活力充沛的經理人,不但較有毅力追求遠大的目標、工作速度和密集度較高,在組織中的能見度也隨之提升,連帶激發更多身心與情緒的投入,讓他們因而成就更多。

提振活力的關鍵,在於要有排解內心情緒的管道,以及補充正面活力的來源。戈夏爾和布魯奇提到,運動正可以達成這兩種效果。密集的運動不僅可以抒發情緒,還可以產生正面愉快的感受,讓人較能用正面的方式來回應負面想法,「你會發現自己內心有一股新的活力,重燃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標的信心。」

學生時代即熱愛運動的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便親身體驗了運動有助於紓壓、蓄能。「在運動場上,最重要的是『熟悉輸的感覺』。正因為輸的代價很大,如果輸贏都在人生舞台上實現很麻煩。」

何飛鵬高中踢足球、大學玩橄欖球,43歲時打高爾夫,56歲重新打橄欖球。他回憶,在師大附中踢球時,班上有3個校隊選手,卻在第一場就輸了。「這證明球是圓的,只要驕傲覺得自己會贏,就可能會輸。」

到了政大打橄欖球,又年年輸給台大,「每年我們都只想,今年不要輸得太難看。」何飛鵬擔任的位置是負責最後防線的「殿衛」(fullback),只要過了殿衛就等於得分。雖然比賽結果不見得能贏過對方,但只要站上球場,「就要有蠻橫的破壞力,對方球員衝過來時,不管他有多高大,都要有撂倒他的決心。」

後來創業時,何飛鵬遭逢每天都有票要軋,遇見每個人都衡量能不能借到錢的艱辛階段,運動也對他助益良多。「痛苦不堪的時候,晚上也睡不著覺,就去打兩、三個小時的球,打完自動睡著。」

《經理人月刊》與104市調中心進行的「運動競爭力」調查也顯示,有運動習慣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面對困境時的態度和反應會有明顯落差。舉例來說,面對「當我對完成的工作很滿意,卻不斷遭受主管批評和退件時,我會……」這個情境,近3(29.6%)有運動習慣的人會「分析主管的意見,發覺自己的不足之處,想挑戰主管的高標準」,但在無運動習慣的人當中,只有2成選擇此項。

另外,有運動習慣的人,在「當高階主管經常斥責我的不是時,我會……」項目中,近4(37.6%)選擇「思考主管斥責我的理由,理解並認同老闆的想法」;不運動的人當中,僅2成選擇此項。但有超過3成選擇「會一直很在意,久久無法釋懷。」

將運動精神,導入企業經營理念

考量到運動對於活力與工作態度的正面影響,許多企業經營者便致力於將運動的基本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之中,三星(Samsung)前總裁李健熙就是一例。從小愛好摔角,學生時代也騎馬、打桌球及高爾夫球的李健熙,在1993年提出新經營理念,要求三星員工學習「高爾夫比賽沒有裁判的自律、棒球比賽的合作精神、英式橄欖球比賽的鬥志。」

李健熙的父親在他國小時,就要求他學習高爾夫球,告訴他可以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大學時,李健熙參加高爾夫球社,更進一步體悟到「高爾夫球是和自己的比賽」,與競爭對手無關,需要的是因應不同地形,達到嚴格的身體控制,才能進球;而且高爾夫球沒有裁判,分數也是自己計算,成績優劣但憑自己對自己誠實。

另一個例子是台灣最大餐飲連鎖集團─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他平日隨身攜帶計步器、穿氣墊鞋,落實每天走1萬步的目標;更積極推動員工參與體育活動,希望將運動內化到員工的生活之中。

為了鼓勵員工登山,戴勝益帶著員工爬百岳、登玉山;前年開始還把目標推高到登聖母峰,每年有一個團,受訓半年,前進聖母峰基地營。「爬山可以讓生活變得單純。3000公尺以上的山都沒有水,每個人要輪流共用一張衛生紙擦一次自己的鋼杯;這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其實不需要那麼複雜。」這個在山上領悟到的簡樸道理,促使戴勝益決定捐出80%的股票做公益。

運動還能讓你「變聰明」

一個較不為人知的好處,就是它真的可以讓你「變聰明」。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增加大腦神經元(神經細胞);而神經元是經由神經組織突觸傳遞訊息,因此神經元愈多,神經迴路的連結就愈緊密,思考力也會增強。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凡‧普瑞格(Van Praagh)曾經進行過一項著名實驗,研究運動對大腦海馬迴神經元的影響。他將老鼠分為5組:

第一組「無所事事組」:將老鼠放進空無一物的籠子裡;

第二組「學習情境組」:利用食物誘導老鼠跑迷宮;

第三組「強迫運動組」:把老鼠放在水池裡強迫牠們游泳;

第四組「自主運動組」:在箱子裡放入滾輪,讓老鼠自己去跑;

第五組「豐富環境組」:在籠子裡擺滿各種玩具,讓老鼠必須依環境不同而活動。

實驗一天後,老鼠的大腦細胞切片顯示,只有自主運動(滾輪組)的老鼠,大腦海馬迴神經元增多。但4周後,自主運動與環境豐富組的老鼠,海馬迴神經元都有增加,顯示運動確實能促進大腦海馬迴神經元增生,而且自動自發的運動,比被迫運動的效果更好。由於已有研究證實,海馬迴和大腦的記憶功能有關, 因此可以推論:運動有助於增進記憶與學習能力。

國立體育大學副教授、身體活動心理學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主持人張育愷表示,運動不但能增生大腦神經元,還可以促進大腦分泌「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與其他和BDNF合作的生長因子,提升大腦的記憶與學習功能。

BDNF就像大腦的養分,可以提供神經營養與保護,也能調節基因突觸傳遞功能,刺激突觸蛋白質合成作用,增加突觸的傳遞能力,增進大腦的可塑性。換句話說,BDNF能讓大腦迴路發揮更棒的工作效率,改善學習、思考與反應能力。

運動能帶給身體能量,你還在等什麼?

(撰文/張玉琦,編輯/張良姿,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29月號)

孕期當中的身心疾病與藥物(下)

四月 30th, 2013 Posted in Blogs

抗憂鬱藥與懷孕

在所有抗憂鬱藥物中,Fluoxetine(百憂解)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從大約2500個個案中知道,百憂解不會明顯增加先天性畸形。大部分的SSRI抗憂鬱藥也不會但除了Paroxetine這種藥(第一孕期使用有可能產生心臟方面的異常,但這不是確定的結論)。傳統的三環抗憂鬱藥也沒有證據顯示和致畸胎性有明顯相關性。

如果吃百憂解或三環抗憂鬱藥沒改善症狀的話,Buporion是另一個孕婦的選擇,因為研究顯示並沒有明顯增加致畸胎性。

至於較新的抗憂鬱藥如Venlafaxine或Mirtazapine,也沒有資料顯示會增加致畸胎性但都還欠缺大量的研究資料。

在接近生產時,25%的嬰兒可能出現一些抗憂鬱藥的戒斷症狀,例如顫抖、躁動、肌肉張力增加,但這些都是會自己好的短暫症狀,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有些孕婦會因此在接近生產時把藥量降低或是乾脆停藥,但這樣反而可能會造成產後憂鬱症,畢竟生產後那段時間是較為敏感脆弱的。

 


情緒穩定劑與懷孕

躁鬱症的患者若能在孕期間繼續服用情緒穩定劑能有效降低復發,但許多情緒穩定劑可能會導致畸胎。

在孕期當中服用鋰鹽,胎兒較可能會有心血管方面的異常,比例約0.05%~0.1%。其他的情緒穩定劑例如Tegretol,可能在第一孕期造成胎兒神經管缺陷(比例約1%)。最明顯造成胎兒缺陷的是Valproic acid,在懷孕很早期就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缺陷,比例約1~6%。有研究認為Lamotrigine不會明顯提高致畸胎性,可能是孕婦的另種選擇(FDA category C)。

 

抗焦慮藥與懷孕

有些研究支持使用抗焦慮藥不會增加畸胎風險,但也有研究認為可能會有。使用抗焦慮藥而導致唇顎裂的機率約是0.7%,是一般族群發生唇顎裂的10倍。而較新的藥物例如史蒂諾斯則缺乏研究資料。

 

抗精神病藥與懷孕

傳統上抗精神病藥是拿來治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但現在越來越常用以治療躁鬱症、難治型的憂鬱症,甚至輔助焦慮症的治療。由於情緒穩定劑在孕期較易導致畸胎性,不少孕婦考慮改用抗精神病藥治療身心疾病。

有研究顯示Zyprexa/Risperdal/Seroquel/Clozaril等抗精神病藥不會增加畸胎風險。

結論

這些多如牛毛的資訊代表著多年來大大小小的研究結果,但對每位患者與家人來說,機率是參考用的,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寶貝遇上風險(例如服藥帶來的可能傷害),但當然也不希望自己在孕期當中症狀復發,影響到照顧自己與胎兒的能力(例如自殺自傷/傷嬰的情況)。所以到底要不要吃藥、或是改以其它治療方式(例如諮商、心理治療)都需要大家仔細討論好處與壞處,共同做出適合每位媽媽與寶寶的決定。並和婦產科醫師配合加強產檢,另一半與家人也需一同協助度過孕期。

以上資料由黃惠琪醫師翻譯自美國麻州總醫院(MGH)網站:

http://www.womensmentalhealth.org/specialty-clinics/psychiatric-disorders-during-pregnancy/

睡眠有呼吸問題 易患憂鬱症

四月 29th, 2013 Posted in Blogs

睡眠有呼吸問題 易患憂鬱症

4月號「睡眠」醫學期刊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最新研究發現:睡覺時若有呼吸問題,出現憂鬱症的機率將提高。

這項研究由流行病理學家惠頓主持,分析9714名參與全美健康與營養問卷調查民眾所提供的資料。

發現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男性,出現憂鬱症的機率是其他男性的2.4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憂鬱症的機率更是其他女性的5.2倍。

惠頓表示,睡眠時如果會發出鼾聲、喘氣或停止呼吸,幾乎都會有憂鬱症的症狀,包括感覺沒有希望,以及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究竟呼吸問題如何導致憂鬱症風險提高,仍有待更多醫學研究進一步探討,但研究人員認為,可能原因之一是有呼吸問題的人睡著後,睡眠其實是片段的,或是他們睡著後血液中的氧氣指數會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