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2010 » 六月

憂鬱症的治療-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疾病。一般而言,若未經治療的憂鬱症狀,會持續半年至一年之久,也有慢性化的可能,因此積極的就醫治療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二: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一) 抗憂鬱劑:

現代的抗憂鬱劑發展快速,已較以前的抗憂鬱劑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而在療效的部分,則可同時幫助憂鬱症狀的解除及預防後續的復發,且效果顯著。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統計,約50% -75 %憂鬱症的病人對抗鬱劑有好的反應。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抗憂鬱劑雖然很有效,但也並非魔棒一揮即能帶走你的憂鬱症。使用藥物改善你的心情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在起初的幾天,藥物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睡眠、改善胃口及保持心情鎮靜,有時也許會讓人覺得很虛弱疲倦。約規則服藥3-4週才見成效,約在1至2週後,鎮靜作用會轉而有助於增加敏銳度與提振精神。

藥物約需 8週左右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之後建議再服六個月。所以接受藥物治療不應期望很迅速的感受到藥物的效果。

一般我們在臨床上看到抗憂鬱劑反應不佳的情況,常是由於未按醫師指示服用足夠劑量或治療時間太短所致。因此,務必耐心服藥切忌操之過急。

另外,為了防範未來症狀的復發,即使已覺得自己的症狀緩解時,亦不可驟然停止就醫及服藥,務必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除了發作頻率高或憂鬱症狀出現時有嚴重自殺意念或明顯的功能障礙者外,大部分的人不需終身服用抗憂鬱劑。而且抗憂鬱劑不會成癮不必擔心。

前抗憂鬱劑的種類繁多,在此建議使用抗鬱劑的民眾,不妨記住自己服用的藥名,好方便和醫師清楚溝通服藥的方式及副作用的可能狀況以及應對方法,一方面可以清楚自己狀況,同時也能維持規則服藥以達到療效。

(二) 心理治療:

目前心理治療的派別不少,而在憂鬱症的治療部分,向大家介紹下列三個有效的心理治療取向: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無望等負面想法,而這些負面想法使得患者情緒更形低落,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認知行為治療的主要目標就在協助病患能自我覺察其負面思考,並能發展出其他可能的正向、有彈性的想法,並可在治療中練習新的認知後之行為反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反覆的練習,來掌握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反應,進而達到享受人生的目標。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其人格特質而在面對外界環境變動時倍感壓力使情緒陷入低潮。因此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的目標不止於改善憂鬱症狀,更著重於整個人格結構的改善,以提高病患在人際互動中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並增進病患忍受情緒變化的能力。藉著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目前的影響來促進自我覺察及調適,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人際衝突而痛苦不已。而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正是藉由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來學習社交技巧,增進溝通能力。經由這樣的治療,可以減少人際互動不良產生之壓力,並避免憂鬱症狀引發的人際障礙。

以上文章引自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

林醫師的分享:

這篇文章出於台北市心衛中心,林醫師認為是相當簡單易懂,卻也將許多重要觀念或迷思都做了清楚說明,值得推薦給部落格的讀者了解!

特別在藥物方面,或許有許多人對於精神科藥物還存有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其實由於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精神疾病的藥物也有了許多的改良,醫師也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說明,減輕大家的疑惑與擔心。

另外,目前診所所採取的治療方法也如同上面所提到,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為主。而在心理治療中,目前坊間的確有許多機構採取不同學派進行治療,而林醫師個人較認同且採用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人際取向心理治療,因為自心理治療開始發展以來,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改變。而這兩個治療取向是目前認為較符合現代人的問題解決需求,不僅在國內外有較多的學術實證支持,林醫師從病人回饋中也發現的確相當具有幫助。也推薦給大家認識!

慮病症─癌症恐慌現形記

上個禮拜衛生署公佈了去年(2009)的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又連續蟬連了第一名的寶座。這讓林醫師想起之前曾經接受過光華雜誌的訪問,許多人在家人得病之後產生了慮病症的情況,希望藉著跟讀者們分享這一篇文章的機會,也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身心健康。

癌症恐慌現形記 (台灣光華雜誌)

「我的外婆死於口腔癌,我的口臭問題跟這有關嗎?」一位27歲女性,在網路留言版上寫下她的憂慮──她想知道,曾經抽菸、每週喝酒一次、目前三不五時感到口乾舌燥的她,是否也得了口腔癌?

針對這種心理狀態,英語有cancerophobia(癌症恐懼症)或carcinophobia(腫瘤恐懼症)的說法。它們並非身體細胞真正的癌化,而是一種「心癌」,一種對癌症的焦慮。這,恐怕才是驅策防癌經濟興起的動力。

什麼是焦慮與恐懼的源頭?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在1933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論新編》裡,分析了幾種「焦慮」類型,其中,人們面對危險或威脅之際所產生的情感狀態,稱為「現實焦慮」,是人們的心理「對預期可能的外在傷害所做出的回應」。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07年每10位國人死亡案例裡,就有3人是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占全部死因的28.9%)。由此觀之,「癌恐」的焦慮完全成立。

更歡嘆息,無病呻吟?

「恐慌到了極致,身體也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症狀,」台北市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林耿立提出他的臨床觀察。他說,不少癌恐過度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焦慮的「身體化」症狀,例如經常自覺頭痛、頭暈、胸悶、氣喘、心臟無力等。

「這些病人大都曾經目睹家人罹癌的痛楚,因此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格外憂心。」林耿立曾經治療一位40 歲左右的男性病患,其父親肝癌過世兩年後,他不斷抱怨肚子右上方隱隱作痛,並憂心自己的肝臟也出了問題。

「一般早期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但即使各項醫學檢查都確定這名男子的肝臟十分健康,他還是會無來由地感到肝痛,」林耿立說。

有些癌恐病人不一定有生理上的症狀,但就是無法在「心理」上接受他們確實沒有罹癌的事實。對此,精神醫學的正式診斷名稱是「慮病症」。

佛洛伊德在一封寫給德國耳鼻喉科醫師兼好友威廉‧弗里士的信件手稿裡,首次提及「慮病症」,視其為「慢性焦慮精神官能症」的一種。而在後續討論人類「自戀」的著作裡,他進一步把此病描述成一種「內縮」的事件:患者「抽回」他對外在事物的興趣與精神能量,並轉而將它們灌注於自己的身體。

「慮病症患者懷疑自己罹患絕症,稍有病痛的徵兆,他就開始胡思亂想。」台北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進一步解釋:人生發生巨變,諸如失業、失親、失戀等,都可能是慮病症的成因,患者因無法接受打擊,在逃避心理下,對周遭人、事、物喪失興趣,轉而過度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稍有異狀就四處尋醫問診,發病年齡以30至40 歲女性,且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一人罹癌,姊姊妹妹跳起來

慮病症的希臘文字根是由「下方」(hypo)與「乳房軟骨」(chondros)組成,似乎暗指此病最早可能與女性有關。現代醫學固然認為此病無性別之分,但常見病人心理焦慮的對象以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文明病為主,而癌症裡,又以女性乳癌最教人害怕。

乳癌的發生與遺傳基因有相當的關聯性;若母親有乳癌,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曾經宣告一名病患罹患乳癌,結果「驚動」了所有的女性家屬,近如直系女性親友,遠如堂表姊妹甚至乾姊妹,也紛紛央求要篩驗乳癌。

王正旭表示,在他十多年的行醫經驗裡,還沒看過病患家屬在同一時間點也被檢出癌症的例子。但不論他如何費盡唇舌解說,還是會有家屬質疑「乳房附近為何仍可摸到小腫塊?」王正旭釋疑:與西方婦女相較,東方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尤其排卵期間因賀爾蒙分泌的關係,會導致乳房摸起來「沒那麼平滑」。然而,這些慮病的女子依舊憂心忡忡,私下大量服用健康食品以求安心。

除了常見擔憂罹患乳癌的女性病人,王正旭還曾看過一名中年男子,因頭痛問題而有腦瘤焦慮,病人四處求醫,幾乎跑遍台北至屏東間各大醫院,在疼痛科、腫瘤科、內科之間遊走,光是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 萬元。

然而,癌恐並不限於個人,透過大眾媒體,也會引發民眾大規模的恐慌。

仲介恐懼

行政院衛生署每年年中公布國人10大死因及10大癌症統計,本是好事一樁,有助民眾提升防癌意識,但在訊息簡化及媒體聳動報導下,對癌症的認知往往發酵成癌症恐懼。

以平面媒體為例,自從「蘋果日報」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其他報社與電子媒體莫不跟進重視生活醫藥新聞,其中又以癌症新聞最受青睞,但報導語法多以「○○○可能致癌」為主,並找來個案癌友現身說法,更加強化了致癌因子的無所不在,以及癌症威脅迫在眉睫的恐慌感。

對於這種癌症恐懼的傳播與散佈,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盧孳豔認為,雖然醫界對癌症成因仍所知有限,但媒體報導不但急於把危險因子與疾病的「關連性」,論述成絕對的「因果關係」(例如:女性從事多重性行為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子宮頸癌),更進一步順勢把罹癌的「果」歸結為少數幾個單一的「因」,搞得民眾神經兮兮,這個東西不敢碰、那個東西不敢吃,分明是自己嚇自己。

此外,衛生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口號式」的防癌宣導,有時也讓一番美意反成為民眾的焦慮來源。

盧孳豔舉例,不論是「天天5蔬果,癌症遠離我」,或「蔬果彩虹5-7-9」(每日各色蔬果攝取量兒童5份,12歲以上女性及男性各為7份及9份),都在聽似簡單、實則簡化的口訣公式裡,額外創造出「不吃蔬果就會罹癌」的恐懼。「有民眾每天擔心是否吃足5種蔬果,如果少吃一種,心裡就感覺『毛毛的』。」

「為了怕『漏吃』,只好另想辦法,把所有蔬果榨成果菜汁喝。」許多家庭主婦就像育有一子的張太太一樣,看了電視購物台大力放送的蔬果調理機廣告後,忍痛花了兩萬多元,加入「果汁防癌族」行列,貢獻於每年營業額粗估至少5億台幣的蔬果調理機市場。

藥物心理雙管齊下

在身、心交互影響下,多數慮病症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心悸、口臭、腸胃不適等身體上的症狀,病情輕重不一,但並非無法醫治。耕莘醫院楊聰財主任建議「治本」的方式是,醫生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鼓勵他們改善受慮病症影響而惡化的社交及職場關係;不過,急性焦慮或恐慌發作的時候,仍應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

此外,楊聰財強調,慮病症往往反映出個人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對自我身體的知覺不足,以及社會對特定疾病的偏見(例如:癌症從前被認為是絕症),在這種時刻,「家人與親友的關愛支持極為重要,只要患者恢復對生活的熱情,重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信心,多數人都可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