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2012 » 九月

新北市鷺江國小演講–自閉症學生特質與醫療介入 ~轉貼自黃惠琪醫師

九月 28th, 2012 Posted in Blogs, 兒童心智

很榮幸受到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邀請,於九月二十日在新北市蘆洲區的鷺江國小,向國中小普通班老師們演講"自閉症學生特質與醫療介入“。

自1943、1944年分別由肯納與亞斯柏格兩位學者提出對一群孩童的觀察後,"缺乏與人情感接觸的能力"、"行為固著"、"抗拒改變"等特殊孩童的特質在近幾十年來逐漸被研究重視。而自閉症這個診斷也隨著歷年來對此症狀的更多瞭解逐漸增加,盛行率從2.5~72/萬人都被報告過。由於自閉症是連續性光譜,嚴重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有些自閉症孩童需在特殊教育環境下接受老師們協助,而有些自閉症孩童則可以在普通班,和一般孩子們相處、學習。

在座的170位新北市國中小普通班老師們,大部份是自己班上有一兩位自閉症學生,許多老師也經驗豐富,過去帶過好幾位自閉症學生,但也有些老師是本學期開學後接觸到新學生。在大約兩小時的自閉症學生特質與醫療介紹後,老師們踴躍發問討論,例如:怎麼跟其他學生們解釋自閉症孩童的特殊行為,不讓大家有成見或是覺得老師偏心?孩子在寫考卷時堅持要把題目寫完但考試時間已到,要怎麼跟他溝通、給他分數?也有老師提問班上的孩子有特殊才能,但口說能力與打字作文能力落差頗大,該怎樣幫忙?全場一起腦力激盪,場面熱絡。也感謝國光國小特教老師徐筱清老師分享自己經驗,並補充許多相關電影讓在座老師們參考,除了經典電影雨人外,還有星星的孩子、我的名字叫可汗等。

自閉症雖是身心科診斷,除了醫療上需要專業團隊的介入與治療外,孩子們往往也十分需要家庭與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體系的協助,讓他們適性發展。

[SS小燕之夜]憂鬱症也會趕流行!?!!

九月 27th, 2012 Posted in Blogs, News

相片

中天電視<SS小燕之夜>
當你發現只想關在一個房間裡
當你發現開始不在相信別人
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異常低落
當你發現沒有了興趣提不起勁

或許是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
或許是承受了接踵而來的壓力

低落的心情伴隨著文明病憂鬱症
該如何讓自己堅強的站起來?

歐陽靖、李明依、洪百榕

從焦慮、憂鬱到邁向光明
經過多少黑夜的哭泣和低落的情緒
才能擁有快樂而得到救贖。

【分享】

為求能縮短病程及避免疾病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建議要勇於尋求外界的協助

即早進行專業的治療和輔導

重回人生的康莊大道

林醫師於SS小燕之夜談憂鬱症播出時間

九月 20th, 2012 Posted in Blogs, News

 林醫師於上週五(9/14)接受ss小燕之夜採訪              

           內容為憂鬱症的治療及預防之議題

           播出時間: 9月24日 (一)     晚間 9:00   

           播出頻道:中天綜合台 (36台)

維生素B12與腦部運作很有關係!

九月 20th, 2012 Posted in Blogs, 其他資訊

國人維生素 B12 的缺乏可能不容忽視,已經潛在成為現今社會的流行病,B12缺乏症可能出現疲勞、腹瀉、神經炎、貧血及智能障礙,適當補充品質優良的維生素 B12 是增加活力及保持頭腦清晰最好的方式。

維生素 B12 對於神經、心血管、消化及免疫系統功能非常重要,和葉酸一起能夠減少代謝最終產物同半胱氨酸(Homocysteine),這條路徑是人體的硫化物排毒系統。葉酸及維生素 B12 若是含量正常,即能夠幫助人體將高半胱氨酸轉換成抗氧化物質穀胱甘肽 (Glutathione) 及 S-腺苷甲硫氨酸 (S-Adenosylmethionine,SAMe),SAMe與數種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有關,能幫助腦部正常運作。

葉酸及維生素 B12 若是缺乏,導致高半胱氨酸含量提高是心血管疾病及阿茲海默症的一種高風險因子;憂鬱症及躁鬱症等情緒障礙也與缺乏維生素 B12 有密切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缺乏葉酸、維生素 B12 及 B6 的飲食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並大幅減少大腦微血管的長度及密度。

大約有 10% 血清維生素 B12 含量看似正常的人口,但他們具有生物利用度的維生素 B12 含量卻在減少。

哪些因素可能為缺乏B12的高風險群:

(一)使用藥物一段時間的人常缺乏維生素 B12,尤其是糖尿病藥物、抗酸藥、抗潰瘍藥、降血壓藥物、降膽固醇藥物以及避孕
藥的使用者最常發生。

(二)嚴格執行素食主義的人口也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因為最具生物利用度的維生素 B12 主要來自動物性食品。

(三)維生素 B12需要一種稱作內在因子 (Intrinsic Factor) 的酵素才能有效代謝。因此,過高的壓力、感染、年齡增加胃黏膜萎
縮及抗酸藥等藥物容易使胃酸分泌不足(內在因子缺乏)而無法有效消化及吸收維生素 B12。
如有上述情形的人,應該立即測量維生素 B12 的含量,並且視需要補充。依據文獻報告指出,維他命B12症所導致的大腦病變及神經行為症狀,最好在一年的黃金期內治療。

打擊產後憂鬱 讓心笑起來

九月 17th, 2012 Posted in Blogs, 憂鬱症

【採訪撰文/實習編輯 龍美如;責任編輯/陳萱蘋;諮詢/松德精神科診所醫師 林耿立】

 

產後憂鬱知多少

 

懷孕生產是女性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從女人轉變為母親,身、心、靈的巨大改變,伴隨而來的是喜憂參半的心境。大部分媽咪在生產後的3~10天內,會出現焦慮、緊張的現象,但許多新手父母不曉得該如何正確面對「產後憂鬱症」。

引起產後憂鬱的原因相當多且因人而異,松德精神科診所醫師林耿立表示,大致上可分為2類,第一,環境方面,剛生產完媽咪,除了自己的身體尚待恢復之外,照顧脆弱的新生兒,還要面對養育方式遭受他人的批評,以及新手媽咪經驗不足的不安。第二,生理方面,因為在懷孕期間,體內的荷爾蒙濃度較高,但是產後其濃度急速下降,進而影響情緒調控。在種種心理與生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影響之下,導致產後憂鬱的發生。

產後憂鬱3類型

而產後憂鬱依照程度的高低,大致上可以分為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以及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3種。

類型1、產後情緒低落

大部分的新手媽咪都會發生產後情緒低落的情況,屬於輕微症狀。這是因為生產後,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所引起,是一種生理反應過程。其情緒特徵包括:好哭、易怒、情緒起伏變化大,也可能會有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

產後情緒低落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2週,林耿立醫師表示,此時的新手媽咪在家人的支持與陪伴下都會漸漸好轉,並不需要藥物治療。

類型2、產後憂鬱

產後憂鬱也為憂鬱症的一種,林耿立醫師指出,比例上較少數的媽咪會有產後憂鬱情形,此狀況比產後情緒低落更嚴重、發作時間更久,憂鬱的狀況維持超過1個月左右。

典型的症狀是情緒激動、哭泣、失眠、反應遲鈍、疲憊不堪、有強烈的罪惡感及擔心無法照顧好寶寶、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務、嚴重者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生過此狀況,下次產後再發生的機率會更高,爸比媽咪若有生下一胎的計畫則需多加注意。

類型3、產後精神病

產後精神病的狀況較少見,通常在產後2週內強烈呈現出躁動不安、意識混動、失眠、妄想…等症狀,更會出現自殺以及殺嬰的念頭,林耿立醫師表示,此精神病極有可能傷害到媽咪與寶寶,必須儘速就醫並且住院觀察,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悲劇。

荷爾蒙的變化

荷爾蒙的分泌,與女人一生的健康息息相關。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素增加10倍;生產後,荷爾蒙濃度迅速降低,在72小時內即達到未懷孕前標準。荷爾蒙急速變化很容易讓情緒波動。林耿立醫師特別指出,月經期間特別不舒服,就是所謂的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的情緒反應類似於產後易有的憂鬱情緒,皆為荷爾蒙變化的生理過程。

 

初步自我評估產後憂鬱症狀

許多新手媽咪都很擔心自己的情緒問題是否為產後憂鬱的症狀,媽咪只要跟著愛丁堡憂鬱量表,就能夠自己初步評估產後的心情狀態,並且重視情緒與壓力問題。

 

愛丁堡憂鬱量表

透過愛丁堡憂鬱量表,媽咪可以了解自己過去7天內的心理感受。此量表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請勾選最能描述媽咪們心情的感覺選項喔!

1.您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並笑得開心。

□同以前一樣 □沒有以前那麼多 □肯定比以前少 □完全不能

 

2.您欣然期待未來的一切。

□同以前一樣 □沒有以前那麼多 □肯定比以前少 □完全不能

 

3.當事情出錯時,您會不必要地責備自己。

□大部分時候這樣 □有時候這樣 □不經常這樣 □沒有這樣

 

4.您無緣無故感到焦慮和擔心。

□一點也沒有 □極少有 □有時候這樣 □經常這樣

 

5.您無緣無故感到害怕和驚慌。

□相當多時候這樣 □有時候這樣 □不經常這樣 □一點也沒有

 

6.很多事情衝著您來,使您透不過氣 。

□大多數時候你都不能應付 □有時候你不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大部分時候您都能像平常那樣應付得好 □您一直都能應付得好

 

7.您很不開心,以致失眠

□大部分時候這樣 □有時候這樣 □不經常這樣 □一點也沒有

 

8.您感到難過和悲傷

□大部分時候這樣 □相當時候這樣 □不經常這樣 □一點也沒有

 

9.您不開心到哭泣

□大部分時候這樣 □有時候這樣 □只是偶爾這樣 □沒有這樣

 

10.您想過要傷害自己

□相當多時候這樣 □有時候這樣 □很少這樣 □沒有這樣

 

評分標準

1、2、4題,各選項分數依序為0、1、2、3分;3、5~10題,各選項分數依序為3、2、1、0分。

評估結果

10分(含)以上可能有憂鬱情形,大於13分很可能有產後憂鬱症。

 

1個月是關鍵

關於產後憂鬱症的判斷期,1個月是關鍵時間點。若憂鬱情緒在生產過後1個月還是持續發生,且出現與憂鬱症相同的症狀時,一定要與家人溝通,是否需要專業醫師的治療。

林耿立醫師強調,現在大多數的媽咪都不重視產後憂鬱的情況,常常來醫院診療的媽咪都是在第2或3個月時才來就醫,一問之下發現大家都是在產後1個月的時間點內就出現類似的症狀。

莫名的哭泣;心情低落;半夜起床時間頻率高;因為心情低落,導致哺乳過程不順利,而寶寶的奶水補充不足,以致於哭鬧聲更多,媽咪更焦慮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林耿立醫師請媽咪注意,1個月的關鍵期,若心情起伏仍然很大,就必須尋求解決辦法。

 

跟產後憂鬱say bye bye

媽咪瞭解了產後憂鬱的原因了,但是如何面對處理產後憂鬱的問題呢?林耿立醫師提供4種方法,讓媽咪跟產後憂鬱說bye bye。

方法1、家庭的支持

家庭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讓媽咪在分娩後,有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並具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對於剛剛卸下懷胎10月的寶寶,媽咪身心靈的疲勞是無法言喻的,此時家人應該分擔媽咪的壓力。

家人的理解和關心是不可缺少的,父母、公婆和先生應該從旁給予支持與鼓勵,尤其是先生的角色,應該是做為一個家中的協調者,調節長輩間與媽咪之間的觀念問題,並對媽咪分娩所承擔的痛苦給予必要的關懷和補償。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才是媽咪最重要的良方。

方法2、尋求醫療管道

如果有產後憂鬱症狀,許多媽咪都忌諱就醫,認為破壞了新生命來到家庭的美好氛圍,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當評估過後,可能有產後憂鬱的媽咪,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就診,及早發現,才能提早治療。一旦憂鬱的症狀與日俱增,就會影響到母親的角色,嚴重者會危害到寶寶的安全。

林耿立醫師建議,曾有憂鬱的傾向或症狀的人,產後會有憂鬱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可能在生產前就先與婦產科醫師或小兒科醫師討論與諮詢,做事先預防;並瞭解放鬆的技巧與養育寶寶的方法,建議先生也能與醫師溝通,瞭解可能發生的狀況,及早準備。

倘若進入心理醫療的階段,在西方社會之中,懷孕及生產後用藥治療很普遍,但台灣病患較諱疾忌醫,多半認為哺乳時期不該用藥。醫師也呼籲,用藥的效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有明顯的改善。如果媽咪擔心,醫師也能考量狀況給予心理支持或心理諮詢…等方式。一旦媽咪發現自己有憂鬱症的症狀,千萬不要不好意思,適時的尋找專業的醫療協助,可以讓媽咪儘早走出低潮。

方法3、夫妻的產後規劃

當頭一胎寶寶的來臨,新手爸媽一定都有向周遭的親朋好友請教的經驗,或是參考網路、書籍上的資訊,面對零零總總的訊息,在手足無措的狀況下,難免使得媽咪心情更焦慮。林耿立醫師建議,參考各方意見之後,找出最適合自己且專業的育兒模式。

夫妻可以在懷孕時,就先準備產後的規劃,彼此間協定育兒的方式與家事分工,才不會產後夫妻一起亂了陣腳。雙薪家庭的忙碌時代,與另一半的共同信念非常重要,必須一起為整個家庭著想、奮鬥,並調整生活的步調,共創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

方法4、媽咪動一動

對於新手媽咪來說,想要完全沒有焦慮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所以要想辦法將焦慮降到最低。媽咪有充足的睡眠與健康規律的生活,才能放鬆心情。林耿立醫師建議媽咪多做一些調節身心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

但生產後6週的運動以和緩為主,避免急促、跳耀的動作,更不可想要迅速恢復身材而從事超出自己體能的活動,較適合的活動,如:散步、慢跑或瑜珈,或是簡單的身體按摩。適當的產後運可大為減少產後併發症,也能幫助媽咪面對身為人母的壓力喔!

維持大腦正常運作—-血清素的平衡很重要!

九月 13th, 2012 Posted in Blogs, 憂鬱症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者經常覺得被孤立,或與大腦的血清素分泌不足有關。大腦相關的激素,稱為「血清素」,人體腦部一旦血清素失衡,會令人失去控制情緒的能力、缺乏動力、擾亂思維。血清素也會導致睡眠不足,對我們大腦神經訊號的傳遞造成負面影響。
專家指出:如:雞肉、牛肉、乳製品、堅果類核桃、香蕉、菠菜、巧克力、蕃茄等,都是能補充血清素的食物來源。 深海魚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即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有促進安眠的作用。

所以有些人嗜吃澱粉甜食等有助於降低壓力緊張的作用,因此常會想吃甜的殊緩情緒,總括來說負面情緒都和腦部中「血清素」濃度過低有關,飲食需注意,因為缺少色胺酸、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都會使得血清素無法順利合成。

油脂的種類攝取不對,也會影響到血清素在腦細胞間的作用情形。值得一提的事:關在室內不見太陽,也容易憂鬱,因為缺少維生素D也是造成憂鬱的原因之一。 因此適當的運動適度的晒太陽也是獲得血清素的好方法。

情緒與血糖密不可分!

九月 11th, 2012 Posted in Blogs, 其他資訊

大腦幾乎是完全靠血糖作為燃料,血糖一不足大腦內分泌很容易受到影響,情緒會呈現煩躁、緊張、意識不清、虛弱無力等。當身體感受到血糖不足,會把它視為緊急狀況,因為嚴重下去人是會休克昏迷過去的,大腦發出命令叫腎上腺緊急分泌大量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促使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的肝醣分解成葡萄糖,釋出到血液中以提高血糖濃度,這是人體的自我的保命機制。

然而腎上腺素就是當人面臨壓力時身體所分泌的「壓力荷爾蒙」之一,造成心跳加快、冒冷汗,顫抖、焦慮、恐懼、恐慌、暴躁易怒等焦慮症症狀,一旦低血糖也容易睡不著,人體一天內血糖最低的時候是清晨三四點和傍晚時刻,所以大部份憂鬱症(每天的週期)的發作期很容易在這個時後發作,有研究顯示低血糖症會觸發或惡化憂鬱症低血糖症的症狀:

緊張、暴躁、精疲力竭、注意力不能集中、昏昏欲睡、失眠、身體或手腳顫抖、焦慮、坐立不安、恐懼、恐慌

因此營養學家建議:若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血糖控制,若是飢餓導致情緒不穩或暴飲暴食也容易引起情緒控制不良,因此飲食保健要從日常生活開始認真做起!

練瑜珈助孕婦 可減心理憂鬱症狀

九月 10th, 2012 Posted in Blogs, 憂鬱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黃子倫/綜合外電報導】
一篇刊載於臨床輔助療法線上期刊的研究顯示,透過瑜珈可讓有心智健康風險的孕婦,減少憂鬱症狀。
研究者招募了十八名有憂鬱高風險的孕婦,參與十周正念瑜珈計畫。美國密西根大學婦嬰心智健康計畫主任穆尼克醫師表示,指導員在課程中不斷提醒婦女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體感覺、在瑜珈動作中傾聽身體的回饋、理解他們的身體如何改變以支持生長中的胎兒。
他指出,在懷孕期間,許多孕婦都不願意以藥物治療憂鬱和焦慮,因為擔心會傷及胎兒,也不願意開始心理治療,因為在這脆弱時刻難以藉由治療克服過去或現在的心理憂鬱因素。
藉由每次九十分鐘的課程,教導參與者正念技術,包括呼吸、引導和身體放鬆,與專注於受孕的母體與對胎兒之意識。研究發現,十周後,參與正念瑜珈課程者顯著較少憂鬱,且母嬰連結和正念技能皆顯著改善。
一位參與研究的母親表示,瑜珈幫助他面對高風險的懷孕過程,而自己身心靈壓力的降低對胎兒也有幫助。
紐約大學羅岡醫學中心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麥馬醫師表示,當孕婦尋求憂鬱治療時通常會發現選項有限,約有半數會選擇在懷孕期間停用抗憂鬱藥物,面臨復發的高風險。若未治療憂鬱症對母嬰都有嚴重後遺症,包括產前照護不佳、低出生體重、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研究則提供一個新的紓解方式,讓孕婦能減少憂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