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2011 » 五月

邊緣性人格障礙

五月 10th, 2011 Posted in 憂鬱症, 藥物戒治, 躁鬱症

在門診中,精神科醫師常常會遇到的壹些最具挑戰性的病人,林醫師之後會慢慢與大家討論這個越來越多的疾病,下面是一些簡介(摘錄製某校)加上我改些一些內容。

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邊緣性人格之定義

邊緣性人格障礙症處於精神病及精神官能症的邊緣地帶,其情緒行為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自我形像十分不穩定。盛行率1~2%左右,女性約為男性之二倍,患者大多是家族史中有較多的酒精、藥物、重鬱症的病史。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人際關係、自體形像、情感表現極為不穩定,且非常容易衝動。

表現下列各項中五項(或五項以上):

[itemlist]

  1. 瘋狂努力以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放棄
  2. 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特徵為變換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之間。
  3. 認同障礙:自體形象(self image )或自體感受(sense of self)持續明顯不穩定。(不喜歡自己,這包括外在與內在)
  4. 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5. 一再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傷行為。
  6. 由於心情過度易於反應,情感表現不穩定。
  7. 長期感到空虛。
  8. 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9. 暫時性與壓力源相關聯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性症狀。

[/itemlist]

邊緣性人格之臨床特徵

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經常處於危機狀態,經常有情緒的波動,經常一下子好辯激動,轉眼間又憂鬱哭泣,一會兒可能覺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這群人既依賴又充滿敵意,他們相當依賴周遭親近的人,但當其依賴無法滿足時,則表現強烈的憤怒,因此難以維持深度而親密的關係,意即他們對人的觀感陷入全好或全壞兩極端中,旁
人可給予他關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時刻,便將旁人理想化;但當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時,便對之充滿憤怒嫌惡與批評;反之,他們極怕被依賴的對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對象的生氣憤怒,或率先背叛對方,以測試對象的容忍程度,當對象果真離開他後,他則陷入極大的情緒混亂中,並強化世界無人可信賴,自己是空虛孤獨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們缺乏自我認同,故無法忍受獨處的孤寂,有長期的空虛感,為了避免空虛孤寂,他們可能隨意與人發生關係,或以自傷,如割腕等,排解內心的空虛無望。其生活模式混亂,社會職業功能遭受極大影響,他們的成就通常低於能力。

邊緣性人格患者的人際關係極度不穩定,對別人的評價偏向兩極,不是對他人過度理想化,就是完全否定,除了「全好」或「全壞」以外,缺乏中間地帶,容易立即轉變對他人的觀感,對別人付出往往是基於希望別人能隨時回報,只要覺得別人給自己的不夠多或不如期待中的「好」,原來的「好人」可能在下一秒鐘,就被貶低成一文不值的大壞蛋。

這類的患者常處於週期性的情緒不穩定,數小時內,就可能轉變到心情憂鬱、失落或焦躁,容易對人際間的壓力過度反應,如果出現有強烈的憤怒多半會難以控制,一發不可收拾;由於對「自我」的認同感不穩定,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未來的目標與價值判斷出現戲劇化的大轉折。

最令醫護人員頭痛的是,患者經常一再出現衝動性的自傷或自殺行為,例如割腕、吞安眠藥、酒精或藥物濫用、暴食、發洩式的瘋狂購物、下次相遇往往又是因為割腕、服藥過量被送來急診室。如此一再惡性循環,有時因此弄假成真,因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邊緣性人格患者也常出現暫時性的解離行為,及輕微的精神症狀。個案在自傷時會忘了疼痛,割腕到流血卻反而有得到解脫的感覺。以及一些活著的感覺或是快感,通常這些病人割腕時不會痛,喜歡看到血流出來的樣子。

邊緣性人格的患者常常合併憂鬱症、焦慮症、暴食症,以及酒精或藥物濫用。情緒高低起伏實在太大。

以往認為邊緣性人格的形成和童年分離,或受虐等創傷經驗有關,而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邊緣性人格存在生物學上的因素。以新一代的抗憂鬱劑、抗焦慮劑,或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配合心理治療,可以使患者在情緒的穩定上大幅改善。可能在您身邊就有許多人際關係充滿不確定感的邊緣性人格個案,鼓勵這群飽受空虛之苦的朋友到精神科求診,就是幫助他們好好面對自己、解決人際問題的第一步。

治療方式

一、藥物治療

邊緣性人格患者伴發憂鬱時可給予抗鬱劑。如接近精神分裂症譜即分裂病性邊緣(schizotypal borderlines)或出現短暫精神病發作時,可用抗精神病劑。一些邊緣性人格患者似與顳葉癲癇有重疊,則可應用癲通(carbamazepine)等藥物。

二、心理治療

這類患者相當難治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很重要,且是治療的第一步必須要做的。因為不容易與人建立關係,治療很難成功,但如果努力與患者維持正向關懷,也有治療成功的案例,因此要有長期治療的打算,也很可能在多年的支持性心理治療之後,才能開始真正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