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Blogs » Archive by category '強迫症' (網誌分頁 3)

松德引進自律神經檢查儀器

十一月 28th, 2011 Posted in 強迫症, 恐慌症, 憂鬱症, 自律神經失調

松德引進自律神經檢查儀器

松德精神科診所工業研究院簽訂合作研究計畫,研究憂鬱症以及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在生理訊號腦科學上的變異。因此引進Thought Technology®加拿大進口專門生產心理學暨腦神科學的電腦資訊分析儀器大廠HRV心律變異儀器(醫學名詞為生理回饋儀器bio feedback)(俗稱自律神經儀),期待將來能在醫學上廣泛應用。

註: 松德精神科診所的注意力分析儀器CPT(用在診斷腦傷,注意力不足,衝動與過動分析)也是這家廠商。

飲食疾患

七月 20th, 2011 Posted in NIMH, 強迫症
何謂飲食疾患?

飲食疾患的特徵就是在飲食行為上是極端的。表示目前此人正經歷到極端的飲食行為,例如:極端減少食物的攝取或極端暴飲暴食。或者,正經歷到極度情感痛苦或過度關注自己的體重或體形。

飲食疾患的類型
一、心因性厭食症

心因性厭食症的特徵是消瘦,他們會持續努力不懈的追求如何讓自己更瘦,不願意維持正常或健康的體重,扭曲的身體形象和強烈的害怕體重增加,女孩和婦女出現停經的現象,和極度不正常的飲食行為。心因性厭食症的患症,有些會藉著節食或過度的運動去降低體重、有些會藉著自我誘導的嘔吐去降低體重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去降低體重。
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中,有很多人即使已經極度飢餓或明顯的營養不良了,他們卻仍然認為自己的體重過重。在飲食、食物和控制體重上變得走火入魔。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的典型症狀就是會反覆的量體重,小心翼翼的把食物分成多份,且只吃極少量的某些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心因性厭食症的患症透過治療後可以恢復健康。有一些人完全康復,但有些人仍然會再次復發。還有一些人除了慢性厭食症外,他們的身體與疾病纏鬥多年後,健康逐漸惡化。
根據一些研究,心因性厭食症死亡的可能性比一般正常健康的人多出十倍以上。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心臟驟停,電解質及液體失衡。也可能導致自殺。許多厭食症的患者,也同時擁有精神和身體疾病,包括憂鬱、焦慮、強迫行為、濫用藥物和心血管和神經系統併發症,和身體發育受損。

其他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其中包括:

[bulletlist]

  • 骨頭薄化 (骨質疏鬆)
  • 頭髮和指甲脆裂
  • 皮膚乾燥和暗黃
  • 身體長出細微的毛髮(例如,胎毛)
  • 輕度貧血,肌肉無力
  • 嚴重便秘
  • 低血壓,呼吸和脈搏變慢
  • 體溫下降,患者隨時感到寒冷
  • 嗜睡

[/bulletlist]

心因性厭食症的治療包括三個部分:

[itemlist]

  1. 恢復健康的體重。
  2. 治療引起飲食疾患的心理問題。
  3. 減少或消除導致飲食失調的行為或想法,防止復發。

[/itemlist]

一些研究支持,使用藥物,如抗鬱劑,抗精神病藥或情緒穩定劑,可以有效的治療厭食症患者,幫助他們消除和厭食症並存的情緒和焦慮的症狀。最近研究中提到,抗鬱劑可能無法有效地防止一些厭食症患者的復發。此外,沒有藥物已經證明可以在是第一時間就有效的幫助厭食症患者恢復健康的體重。總而言之,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藥物或何種藥物可以幫助患者克服厭食,但關於此方面,仍有許多研究正在進行中。
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包括個人,團體和家庭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去處理導致心理疾病發病的根源。一些研究支持,以家庭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父母擔起撫育痛苦的青少年的責任可以有效幫助厭食症孩子增加體重和改善飲食習慣和情緒。從家庭治療的案例研究和臨床試驗中看見該治療方式對年輕人的飲食疾患和非慢性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
研究也指出,藥物治療和支持性心理治療並行的治療方式對厭食症患者來說,比只有心理治療有效。但對治療的有效性取決於當事人的參與程度和狀況。遺憾的是,沒有特定的心理治療法對成人的厭食症治療具一貫的有效性。然而,新的治療法和預防方式看起來是有希望的。一項研究顯示,網路上的介入治療可能有效的幫助正處於飲食失調初期的患者。

二、心因性暴食症

心因性暴食症的特徵是反覆且頻繁的攝取異常大量的食物(如暴飲暴食),和感覺對攝食行為缺乏自我控制。暴食症的患者會在暴食後出現補償行為,例如,清除行為(如嘔吐,過度使用瀉藥或利尿藥),禁食或過度運動。
與心因性厭食症不同的是,心因性暴食症的人體重會在屬於他們年齡和體重的正常範圍內。但和厭食症患者一樣,他們往往擔心體重增加,想拼命地減肥,並強烈的對自己身體的大小和體型不滿。通常,暴食行為是秘密進行的,因為它往往伴隨著自我厭惡或羞恥的感覺。暴食和清除的週期行為通常在一週中重複幾次。和厭食症相似,心因性暴食症的人往往也存在心理疾病,如憂鬱,焦慮和藥物濫用問題。許多暴食症患者因為清除的行為而產生疾病,包括電解質不平衡,腸胃病,口腔和牙齒相關的問題。

其他症狀包括:

[bulletlist]

  • 慢性發炎和喉嚨痛
  • 在頸部和頜下的腺體腫大
  • 吐出來的胃酸會腐食牙齒的琺瑯質造成敏感性牙齒和蛀牙
  • 胃食道逆流症
  • 濫用瀉藥使腸不適和發炎
  • 濫用利尿劑使腎臟出現問題
  • 清除行為而產生嚴重脫水

[/bulletlist]

如同心因性厭食症一樣,心因性暴食症的治療組合了許多方式且需依據個人的需求。為了減少或消除暴食和清除行為,病人可能接受營養諮詢和心理治療,特別是認知行為治療(CBT),或遵照醫囑用藥。一些抗鬱劑,如Fluoxetine(Prozac百憂解),這是唯一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可去治療暴食症的藥物,也可以治療憂鬱和焦慮的患者。它似乎也有助於減少暴飲暴食和清除行為,減少復發的機會,並改善飲食態度。CBT已經證明能針對治療暴食症的暴食、清除行為和飲食態度做有效的改善。治療可以用個人或團體的方式進行。

三、暴食症

暴食症的特徵是會經常性的暴飲暴食,且在發作期間會感覺攝食行為失去控制。不同於心因性暴食症的是,暴食症的人不會出現清除行為,過度運動或禁食。因此,暴食症的患者往往是超重或肥胖。暴食使他們經歷罪惡感,羞愧和憂傷,而導致更多的暴飲暴食。暴食而肥胖的人往往也存在心理疾病,包括焦慮、憂鬱、和人格疾患。此外,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已被詳細記載。
暴食症的治療和心因性暴食症的治療方法相似。Fluoxetine等抗鬱劑可能會降低暴食症發作,並幫助減輕部分患者的憂鬱。也可能開給暴食症患症抑制食慾的處方。心理治療,特別是CBT,也被以個別或團體的方式應用於暴食症的心理根源問題的治療上。

治療

研究人員尚無法確定飲食疾患的根本原因和本質。不像神經系統疾病可以確認為特定的大腦病變,飲食失調可能受到大腦系統內異常活動的影響。隨著越多認識到,精神疾病是腦部疾病後,更多的研究人員使用現代神經科學和現代心理學的方法,以期對飲食疾患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章來源:NIMH;翻譯-松德精神科診所實習生;林耿立醫生校閱
http://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eating-disorders/index.shtml

(TV訪問)57健康同學會 ~節目相片

林耿立醫生受邀~東森57健康同學會節目
當日節目之相片 「2010/ 12/26 (日) 第183集 你的腦袋有問題嗎? 」

精神官能症~ 相關書籍推薦!

林醫生平日門診經常被問到"醫生我如何更了解我的疾病狀況?"或者"醫生我可以看哪些書籍?"等問題,林醫生覺察到~除了透過於看診時傳遞資訊,應也可透過Blog分享這些資訊,讓網友們也能閱讀這些不錯的書籍。

在此先行推薦大家幾本不錯的精神官能症相關書籍,希望對您有些幫助!

後續林醫師將會在到書局挑選書籍閱讀,到時候另行推薦,例如: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強迫症等類型書籍,敬請期待!

《一生都受用的大腦救命手冊:100招獨家護腦祕訣,走出折磨人的情緒問題和異常行為》
-丹尼爾‧亞曼著。柿子文化出版。
"你到底是什麼了?恐慌、憂鬱、躁鬱、偏執、注意力不足、經前症候群、暴力、肥胖、失眠、暴食、購物狂、愛翻舊帳、跟蹤狂、自殺、情殺、外遇、婚姻危機、工作不順、親子關係緊張。"
從0~99歲,不分男女老少,不論乖寶寶或大壞蛋,所有你面臨的種種情緒、行為或生活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你的人格、心理有毛病,而是大腦功能出狀況!

《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十二月 7th, 2010 Posted in 兒童心智, 失眠, 強迫症, 恐慌症, 憂鬱症, 躁鬱症

林耿立醫生

生命並非總是順遂如意,有時因自然天災或意外災害,讓人們經歷重大創傷事件,例如地震、火災、走山、土石流、飛機失事、車禍、搶劫等。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主要為人們經歷重大事件,因而引發之壓力性疾患。除了因自己親身經歷創傷外,也可能因為透過目睹歷程將創傷經驗轉到自己身上,感受到與受難者相似的情緒反應。

例如最近選舉發生槍擊事件,受傷當事者可能在此創傷事件後,不時的回想起歹徒以槍對著自己的情形,而當日目睹槍擊案的民眾也可能因為看到整個過程,因而產生相似的創傷經驗。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是此人經歷過一種創傷事件,並同時具有經驗到、目擊、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這些事件牽涉到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的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或威脅到自己的身體完整性;且此人的反應包括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在成人身上創傷的反應可能是極度的恐懼或無助感,而孩童可能會以混亂或躁動的行為表現。

另外,創傷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可能會有再度體驗(反覆帶著痛苦讓回憶湧入心頭或痛苦夢見此事ex: 影像、夢境、畫面重現)、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的經驗(努力逃避有關的思想感受或談話避免引發回憶)並有著一般反應性麻木,或者持續有警醒度增加的症狀(難入睡、易怒、過度驚嚇等),且症狀總期間超過一個月並且造成臨床上顯著的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如您或者親友在遭逢生命中的意外,而持續一個月以上有上述類似症狀,建議您找尋專業醫療協助

真的是「男人真命苦」?

由於身心科的女性患者比例較高,很多人都誤以為女性較容易有情緒問題,其實就林醫師的觀察,我們的社會強調男性必須肩負家庭的責任和事業成就的任務,認為「男兒有淚(累?)不輕彈」、「男兒膝下有黃金」,加上許多男子漢大丈夫都重視面子問題,因此造成男性才是擁有較多壓力的一群

但是為什麼求診的還是以女性居多呢?正如同之前所說,男性被鼓勵要競爭與工作有成就,造成有心理困擾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甚至認為不該表達。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我們從每年所公佈的自殺死亡率就可以發現,男性的自殺死亡率遠遠高於女性,原因就在於當壓力無法承受時,其實反擊的後座力就更加的強大

而林醫師在診間也發現一種情況,雖然來就診的是太太,但其實經過了解之後,其實更有情緒問題及精神問題急需處理的,卻經常是在外面等待的先生

另外從其他統計數據發現,男性不健康行為的比例較高(煙癮、酒癮等),且也有較多慢性病、較高的死亡率。但男性卻不如女性重視保健,在門診就醫次數、成人健檢的使用率都比女性低;造成住院比率與住院花費都高於女性的情況。

林醫師要呼籲男性朋友,平常多關心自己的心情,重視友誼及與家人相處,也要對於自己的情緒更加敏感,多與伴侶或家人溝通,讓自己的肩頭壓力適時釋放。而當面臨無法排解的障礙與困擾時,勇於求助,才能在面對未來挑戰時擁有更大的體力與能力。

憂鬱症的治療-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疾病。一般而言,若未經治療的憂鬱症狀,會持續半年至一年之久,也有慢性化的可能,因此積極的就醫治療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二: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一) 抗憂鬱劑:

現代的抗憂鬱劑發展快速,已較以前的抗憂鬱劑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而在療效的部分,則可同時幫助憂鬱症狀的解除及預防後續的復發,且效果顯著。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統計,約50% -75 %憂鬱症的病人對抗鬱劑有好的反應。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抗憂鬱劑雖然很有效,但也並非魔棒一揮即能帶走你的憂鬱症。使用藥物改善你的心情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在起初的幾天,藥物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睡眠、改善胃口及保持心情鎮靜,有時也許會讓人覺得很虛弱疲倦。約規則服藥3-4週才見成效,約在1至2週後,鎮靜作用會轉而有助於增加敏銳度與提振精神。

藥物約需 8週左右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之後建議再服六個月。所以接受藥物治療不應期望很迅速的感受到藥物的效果。

一般我們在臨床上看到抗憂鬱劑反應不佳的情況,常是由於未按醫師指示服用足夠劑量或治療時間太短所致。因此,務必耐心服藥切忌操之過急。

另外,為了防範未來症狀的復發,即使已覺得自己的症狀緩解時,亦不可驟然停止就醫及服藥,務必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除了發作頻率高或憂鬱症狀出現時有嚴重自殺意念或明顯的功能障礙者外,大部分的人不需終身服用抗憂鬱劑。而且抗憂鬱劑不會成癮不必擔心。

前抗憂鬱劑的種類繁多,在此建議使用抗鬱劑的民眾,不妨記住自己服用的藥名,好方便和醫師清楚溝通服藥的方式及副作用的可能狀況以及應對方法,一方面可以清楚自己狀況,同時也能維持規則服藥以達到療效。

(二) 心理治療:

目前心理治療的派別不少,而在憂鬱症的治療部分,向大家介紹下列三個有效的心理治療取向: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無望等負面想法,而這些負面想法使得患者情緒更形低落,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認知行為治療的主要目標就在協助病患能自我覺察其負面思考,並能發展出其他可能的正向、有彈性的想法,並可在治療中練習新的認知後之行為反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反覆的練習,來掌握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反應,進而達到享受人生的目標。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其人格特質而在面對外界環境變動時倍感壓力使情緒陷入低潮。因此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的目標不止於改善憂鬱症狀,更著重於整個人格結構的改善,以提高病患在人際互動中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並增進病患忍受情緒變化的能力。藉著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目前的影響來促進自我覺察及調適,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人際衝突而痛苦不已。而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正是藉由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來學習社交技巧,增進溝通能力。經由這樣的治療,可以減少人際互動不良產生之壓力,並避免憂鬱症狀引發的人際障礙。

以上文章引自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

林醫師的分享:

這篇文章出於台北市心衛中心,林醫師認為是相當簡單易懂,卻也將許多重要觀念或迷思都做了清楚說明,值得推薦給部落格的讀者了解!

特別在藥物方面,或許有許多人對於精神科藥物還存有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其實由於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精神疾病的藥物也有了許多的改良,醫師也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說明,減輕大家的疑惑與擔心。

另外,目前診所所採取的治療方法也如同上面所提到,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為主。而在心理治療中,目前坊間的確有許多機構採取不同學派進行治療,而林醫師個人較認同且採用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人際取向心理治療,因為自心理治療開始發展以來,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改變。而這兩個治療取向是目前認為較符合現代人的問題解決需求,不僅在國內外有較多的學術實證支持,林醫師從病人回饋中也發現的確相當具有幫助。也推薦給大家認識!

慮病症─癌症恐慌現形記

上個禮拜衛生署公佈了去年(2009)的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又連續蟬連了第一名的寶座。這讓林醫師想起之前曾經接受過光華雜誌的訪問,許多人在家人得病之後產生了慮病症的情況,希望藉著跟讀者們分享這一篇文章的機會,也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身心健康。

癌症恐慌現形記 (台灣光華雜誌)

「我的外婆死於口腔癌,我的口臭問題跟這有關嗎?」一位27歲女性,在網路留言版上寫下她的憂慮──她想知道,曾經抽菸、每週喝酒一次、目前三不五時感到口乾舌燥的她,是否也得了口腔癌?

針對這種心理狀態,英語有cancerophobia(癌症恐懼症)或carcinophobia(腫瘤恐懼症)的說法。它們並非身體細胞真正的癌化,而是一種「心癌」,一種對癌症的焦慮。這,恐怕才是驅策防癌經濟興起的動力。

什麼是焦慮與恐懼的源頭?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在1933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論新編》裡,分析了幾種「焦慮」類型,其中,人們面對危險或威脅之際所產生的情感狀態,稱為「現實焦慮」,是人們的心理「對預期可能的外在傷害所做出的回應」。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07年每10位國人死亡案例裡,就有3人是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占全部死因的28.9%)。由此觀之,「癌恐」的焦慮完全成立。

更歡嘆息,無病呻吟?

「恐慌到了極致,身體也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症狀,」台北市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林耿立提出他的臨床觀察。他說,不少癌恐過度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焦慮的「身體化」症狀,例如經常自覺頭痛、頭暈、胸悶、氣喘、心臟無力等。

「這些病人大都曾經目睹家人罹癌的痛楚,因此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格外憂心。」林耿立曾經治療一位40 歲左右的男性病患,其父親肝癌過世兩年後,他不斷抱怨肚子右上方隱隱作痛,並憂心自己的肝臟也出了問題。

「一般早期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但即使各項醫學檢查都確定這名男子的肝臟十分健康,他還是會無來由地感到肝痛,」林耿立說。

有些癌恐病人不一定有生理上的症狀,但就是無法在「心理」上接受他們確實沒有罹癌的事實。對此,精神醫學的正式診斷名稱是「慮病症」。

佛洛伊德在一封寫給德國耳鼻喉科醫師兼好友威廉‧弗里士的信件手稿裡,首次提及「慮病症」,視其為「慢性焦慮精神官能症」的一種。而在後續討論人類「自戀」的著作裡,他進一步把此病描述成一種「內縮」的事件:患者「抽回」他對外在事物的興趣與精神能量,並轉而將它們灌注於自己的身體。

「慮病症患者懷疑自己罹患絕症,稍有病痛的徵兆,他就開始胡思亂想。」台北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進一步解釋:人生發生巨變,諸如失業、失親、失戀等,都可能是慮病症的成因,患者因無法接受打擊,在逃避心理下,對周遭人、事、物喪失興趣,轉而過度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稍有異狀就四處尋醫問診,發病年齡以30至40 歲女性,且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一人罹癌,姊姊妹妹跳起來

慮病症的希臘文字根是由「下方」(hypo)與「乳房軟骨」(chondros)組成,似乎暗指此病最早可能與女性有關。現代醫學固然認為此病無性別之分,但常見病人心理焦慮的對象以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文明病為主,而癌症裡,又以女性乳癌最教人害怕。

乳癌的發生與遺傳基因有相當的關聯性;若母親有乳癌,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曾經宣告一名病患罹患乳癌,結果「驚動」了所有的女性家屬,近如直系女性親友,遠如堂表姊妹甚至乾姊妹,也紛紛央求要篩驗乳癌。

王正旭表示,在他十多年的行醫經驗裡,還沒看過病患家屬在同一時間點也被檢出癌症的例子。但不論他如何費盡唇舌解說,還是會有家屬質疑「乳房附近為何仍可摸到小腫塊?」王正旭釋疑:與西方婦女相較,東方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尤其排卵期間因賀爾蒙分泌的關係,會導致乳房摸起來「沒那麼平滑」。然而,這些慮病的女子依舊憂心忡忡,私下大量服用健康食品以求安心。

除了常見擔憂罹患乳癌的女性病人,王正旭還曾看過一名中年男子,因頭痛問題而有腦瘤焦慮,病人四處求醫,幾乎跑遍台北至屏東間各大醫院,在疼痛科、腫瘤科、內科之間遊走,光是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 萬元。

然而,癌恐並不限於個人,透過大眾媒體,也會引發民眾大規模的恐慌。

仲介恐懼

行政院衛生署每年年中公布國人10大死因及10大癌症統計,本是好事一樁,有助民眾提升防癌意識,但在訊息簡化及媒體聳動報導下,對癌症的認知往往發酵成癌症恐懼。

以平面媒體為例,自從「蘋果日報」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其他報社與電子媒體莫不跟進重視生活醫藥新聞,其中又以癌症新聞最受青睞,但報導語法多以「○○○可能致癌」為主,並找來個案癌友現身說法,更加強化了致癌因子的無所不在,以及癌症威脅迫在眉睫的恐慌感。

對於這種癌症恐懼的傳播與散佈,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盧孳豔認為,雖然醫界對癌症成因仍所知有限,但媒體報導不但急於把危險因子與疾病的「關連性」,論述成絕對的「因果關係」(例如:女性從事多重性行為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子宮頸癌),更進一步順勢把罹癌的「果」歸結為少數幾個單一的「因」,搞得民眾神經兮兮,這個東西不敢碰、那個東西不敢吃,分明是自己嚇自己。

此外,衛生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口號式」的防癌宣導,有時也讓一番美意反成為民眾的焦慮來源。

盧孳豔舉例,不論是「天天5蔬果,癌症遠離我」,或「蔬果彩虹5-7-9」(每日各色蔬果攝取量兒童5份,12歲以上女性及男性各為7份及9份),都在聽似簡單、實則簡化的口訣公式裡,額外創造出「不吃蔬果就會罹癌」的恐懼。「有民眾每天擔心是否吃足5種蔬果,如果少吃一種,心裡就感覺『毛毛的』。」

「為了怕『漏吃』,只好另想辦法,把所有蔬果榨成果菜汁喝。」許多家庭主婦就像育有一子的張太太一樣,看了電視購物台大力放送的蔬果調理機廣告後,忍痛花了兩萬多元,加入「果汁防癌族」行列,貢獻於每年營業額粗估至少5億台幣的蔬果調理機市場。

藥物心理雙管齊下

在身、心交互影響下,多數慮病症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心悸、口臭、腸胃不適等身體上的症狀,病情輕重不一,但並非無法醫治。耕莘醫院楊聰財主任建議「治本」的方式是,醫生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鼓勵他們改善受慮病症影響而惡化的社交及職場關係;不過,急性焦慮或恐慌發作的時候,仍應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

此外,楊聰財強調,慮病症往往反映出個人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對自我身體的知覺不足,以及社會對特定疾病的偏見(例如:癌症從前被認為是絕症),在這種時刻,「家人與親友的關愛支持極為重要,只要患者恢復對生活的熱情,重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信心,多數人都可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

重視職場健康,避免自殺危機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共同的課題。每個人都會因為家庭、工作、人際關係及其他生活中的困境或挫折而產生心理壓力。但是許多人因為無法妥善處理情緒困擾及壓力調適,不但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週遭的家人朋友。

像是大環境瞬息萬變,所面臨的挑戰與危機層出不窮,隨著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員工於職場壓力之下,便漸漸的浮現很多問題。而因為員工在組織的態度與行為上具有關鍵的影響力,所以員工所面臨的困擾與問題,經營管理者絕對不能小覷。

在工作上,除了薪資多寡、升遷之外,因工作與生活所產生許多的困境和問題,企業主若能提供某種程度上的協助,讓員工得無任何牽掛,全心全力投入企業生產活動,藉由個人的提昇績效,才能進一步提高生產力與組織團隊的高績效

最近報章上有一連串的自殺新聞,包括著名的台商企業、警察人員等,但其實公佈在報紙、新聞上的消息,僅是自殺問題的冰山一角。我們僅能看到已經呈現在表面上的自殺死亡者及自殺企圖者,而具有自殺念頭的人,雖然我們無法看到,其數量卻比我們肉眼所見的數量更大!

以最近的台商公司連續跳樓事件來說,我們都知道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目前社會競爭激烈,除了專業外,員工健康也是影響其工作表現的重大因素,但面對沉重的壓力,許多企業在相關資源的取得與運用上並不熟悉。

事實上,國外自許多年前便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許多著名的企業不但願意安排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的相關課程,更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綿密的關懷系統,讓員工成為最有力的守門員,協助公司有效降低健康風險成本。

據林醫師所知,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曾於2007年舉辦一連串守門人課程,其中為了推廣「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之觀念,特別針對各科技園區與大型企業之中高階主管、職護人員、勞工安全與人力資源部門安排訓練講座。講座中除了自殺防治守門人概念外,同時也提供壓力管理的內容,使上課學員於課程實行完畢之後,能將此概念帶回各公司職場,在企業中養成守門人種子,將知識轉換為行動,達成網網相連的功效。

目前也有許多企業重視這項問題,而在內部編制了心理師的職位。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美意經常因人力不足或保密性的問題而導致成效有限,因此解決之道便是透過外部單位提供支援協助。透過預防性的講座與訓練,以及立即性的對員工個人的問題進行解決,不但可預先降低生產力之損失,使員工得以透過專業的助人服務,獲得職場上更佳的適應,更可讓員工對於公司有向心力,進而擁有旺盛之工作士氣,全心全力留在公司為企業奉獻一己之力,共同為公司達成訂定的目標。依過去經驗來說,執行這樣的員工協助方案,許多公司也獲得不錯的成效。

松德診所本著醫學心理的專業角度,提供量身設計且合乎需求的課程,分享最立即的醫學新知與實務經驗。不但能協助企業建立員工心理健康協助機制等各項措施、資源與管道,更能有效協助員工在生活上、工作上所遭遇的各種問題與困擾,使員工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促進發展優質人力資源,讓企業組織增進生產競爭力,最終達到勞資和諧雙贏的目標。

如貴單位有任何員工協助方案(EAP)的興趣與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聯絡方式:E-mail:hwclinic.tw@gmail.com

我們將會有專人盡快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