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Posts tagged '恐慌症'

慮病症─癌症恐慌現形記

上個禮拜衛生署公佈了去年(2009)的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又連續蟬連了第一名的寶座。這讓林醫師想起之前曾經接受過光華雜誌的訪問,許多人在家人得病之後產生了慮病症的情況,希望藉著跟讀者們分享這一篇文章的機會,也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身心健康。

癌症恐慌現形記 (台灣光華雜誌)

「我的外婆死於口腔癌,我的口臭問題跟這有關嗎?」一位27歲女性,在網路留言版上寫下她的憂慮──她想知道,曾經抽菸、每週喝酒一次、目前三不五時感到口乾舌燥的她,是否也得了口腔癌?

針對這種心理狀態,英語有cancerophobia(癌症恐懼症)或carcinophobia(腫瘤恐懼症)的說法。它們並非身體細胞真正的癌化,而是一種「心癌」,一種對癌症的焦慮。這,恐怕才是驅策防癌經濟興起的動力。

什麼是焦慮與恐懼的源頭?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在1933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論新編》裡,分析了幾種「焦慮」類型,其中,人們面對危險或威脅之際所產生的情感狀態,稱為「現實焦慮」,是人們的心理「對預期可能的外在傷害所做出的回應」。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07年每10位國人死亡案例裡,就有3人是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占全部死因的28.9%)。由此觀之,「癌恐」的焦慮完全成立。

更歡嘆息,無病呻吟?

「恐慌到了極致,身體也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症狀,」台北市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林耿立提出他的臨床觀察。他說,不少癌恐過度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焦慮的「身體化」症狀,例如經常自覺頭痛、頭暈、胸悶、氣喘、心臟無力等。

「這些病人大都曾經目睹家人罹癌的痛楚,因此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格外憂心。」林耿立曾經治療一位40 歲左右的男性病患,其父親肝癌過世兩年後,他不斷抱怨肚子右上方隱隱作痛,並憂心自己的肝臟也出了問題。

「一般早期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但即使各項醫學檢查都確定這名男子的肝臟十分健康,他還是會無來由地感到肝痛,」林耿立說。

有些癌恐病人不一定有生理上的症狀,但就是無法在「心理」上接受他們確實沒有罹癌的事實。對此,精神醫學的正式診斷名稱是「慮病症」。

佛洛伊德在一封寫給德國耳鼻喉科醫師兼好友威廉‧弗里士的信件手稿裡,首次提及「慮病症」,視其為「慢性焦慮精神官能症」的一種。而在後續討論人類「自戀」的著作裡,他進一步把此病描述成一種「內縮」的事件:患者「抽回」他對外在事物的興趣與精神能量,並轉而將它們灌注於自己的身體。

「慮病症患者懷疑自己罹患絕症,稍有病痛的徵兆,他就開始胡思亂想。」台北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進一步解釋:人生發生巨變,諸如失業、失親、失戀等,都可能是慮病症的成因,患者因無法接受打擊,在逃避心理下,對周遭人、事、物喪失興趣,轉而過度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稍有異狀就四處尋醫問診,發病年齡以30至40 歲女性,且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一人罹癌,姊姊妹妹跳起來

慮病症的希臘文字根是由「下方」(hypo)與「乳房軟骨」(chondros)組成,似乎暗指此病最早可能與女性有關。現代醫學固然認為此病無性別之分,但常見病人心理焦慮的對象以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文明病為主,而癌症裡,又以女性乳癌最教人害怕。

乳癌的發生與遺傳基因有相當的關聯性;若母親有乳癌,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曾經宣告一名病患罹患乳癌,結果「驚動」了所有的女性家屬,近如直系女性親友,遠如堂表姊妹甚至乾姊妹,也紛紛央求要篩驗乳癌。

王正旭表示,在他十多年的行醫經驗裡,還沒看過病患家屬在同一時間點也被檢出癌症的例子。但不論他如何費盡唇舌解說,還是會有家屬質疑「乳房附近為何仍可摸到小腫塊?」王正旭釋疑:與西方婦女相較,東方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尤其排卵期間因賀爾蒙分泌的關係,會導致乳房摸起來「沒那麼平滑」。然而,這些慮病的女子依舊憂心忡忡,私下大量服用健康食品以求安心。

除了常見擔憂罹患乳癌的女性病人,王正旭還曾看過一名中年男子,因頭痛問題而有腦瘤焦慮,病人四處求醫,幾乎跑遍台北至屏東間各大醫院,在疼痛科、腫瘤科、內科之間遊走,光是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 萬元。

然而,癌恐並不限於個人,透過大眾媒體,也會引發民眾大規模的恐慌。

仲介恐懼

行政院衛生署每年年中公布國人10大死因及10大癌症統計,本是好事一樁,有助民眾提升防癌意識,但在訊息簡化及媒體聳動報導下,對癌症的認知往往發酵成癌症恐懼。

以平面媒體為例,自從「蘋果日報」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其他報社與電子媒體莫不跟進重視生活醫藥新聞,其中又以癌症新聞最受青睞,但報導語法多以「○○○可能致癌」為主,並找來個案癌友現身說法,更加強化了致癌因子的無所不在,以及癌症威脅迫在眉睫的恐慌感。

對於這種癌症恐懼的傳播與散佈,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盧孳豔認為,雖然醫界對癌症成因仍所知有限,但媒體報導不但急於把危險因子與疾病的「關連性」,論述成絕對的「因果關係」(例如:女性從事多重性行為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子宮頸癌),更進一步順勢把罹癌的「果」歸結為少數幾個單一的「因」,搞得民眾神經兮兮,這個東西不敢碰、那個東西不敢吃,分明是自己嚇自己。

此外,衛生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口號式」的防癌宣導,有時也讓一番美意反成為民眾的焦慮來源。

盧孳豔舉例,不論是「天天5蔬果,癌症遠離我」,或「蔬果彩虹5-7-9」(每日各色蔬果攝取量兒童5份,12歲以上女性及男性各為7份及9份),都在聽似簡單、實則簡化的口訣公式裡,額外創造出「不吃蔬果就會罹癌」的恐懼。「有民眾每天擔心是否吃足5種蔬果,如果少吃一種,心裡就感覺『毛毛的』。」

「為了怕『漏吃』,只好另想辦法,把所有蔬果榨成果菜汁喝。」許多家庭主婦就像育有一子的張太太一樣,看了電視購物台大力放送的蔬果調理機廣告後,忍痛花了兩萬多元,加入「果汁防癌族」行列,貢獻於每年營業額粗估至少5億台幣的蔬果調理機市場。

藥物心理雙管齊下

在身、心交互影響下,多數慮病症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心悸、口臭、腸胃不適等身體上的症狀,病情輕重不一,但並非無法醫治。耕莘醫院楊聰財主任建議「治本」的方式是,醫生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鼓勵他們改善受慮病症影響而惡化的社交及職場關係;不過,急性焦慮或恐慌發作的時候,仍應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

此外,楊聰財強調,慮病症往往反映出個人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對自我身體的知覺不足,以及社會對特定疾病的偏見(例如:癌症從前被認為是絕症),在這種時刻,「家人與親友的關愛支持極為重要,只要患者恢復對生活的熱情,重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信心,多數人都可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

NIMH文章分享:恐慌症、ADHD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是一所贊助全美有關腦部、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相關研究的聯邦機構。他們研究大腦不同區域的運作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進一步發展可行的預防與治療方法,協助人們克服在就學、就業和生活上的障礙與腦部疾病。

NIMH出版了一系列專業的身心疾病相關文章,林醫師在此先分享有關於恐慌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兩篇文章(已翻譯為中文),文章內容都相當好讀、易懂,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的認識。如果有任何的疑問,也歡迎您留下問題與林醫師討論。

點此下載「恐慌症的症狀和進程」

點此下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與生病家人溝通及日常相處的秘訣

溝通本來就是一門不容易的藝術,而與生病的家人溝通時更加需要技巧和耐心。

以下我們將舉出一些常見的溝通問題與如何有效溝通的方法及建議,讓大家作為與生病家人溝通時參考的原則。

一、家庭中常見的溝通困難:

(一)不恰當的非語言溝通行為:
大部份家庭都會利用非語言方式來表達情感,像是透過身體距離、眼神等,而非語言溝通常見一些問題,像是溝通時很少眼神接觸、臉上沒有表情、講話聲音平淡,或是說出來的話跟心裡的真實感情不一致。

例如有個媽媽擔心女兒因為食慾差而吃不下飯,特地去買了女兒最愛吃的肉羹回來後,卻用著不情願的語氣,從樓下對在二樓睡覺的女兒大喊:「肉羹買回來了,要吃自己下來吃!」。

事實上媽媽的本意是關心女兒,可是用了不理想的溝通方式卻會讓她的心意被打了折,當下聽到這麼大聲又不情願的語氣,又是從這麼遠的地方傳來,可能也會懷疑起媽媽的誠意也無法讓女兒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與家人或病友溝通,應特別注意語言和非語言的訊息是否一致,而說話時眼睛不看對方或沒有表情都容易被誤認為是在生氣。

(二)不恰當的語言溝通行為:

有一些在溝通上常出現的不恰當行為值得我們注意:

(1)模糊的溝通:有效的語言溝通應該要能清楚指出明確的「行為」所引起的情感反應。

例如有個爸爸對正要出門工作的兒子說:「你今天很不錯喔!」,其實這就是很模糊的語言表達,因為他並沒有指出是哪一些事情很不錯,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建議可以改成:「一早就看到你穿戴整齊,不用母親叫醒你,就自己準備好要出門工作,我真的覺得很高興。」

(2)過份概括化的陳述:我們在表達生氣、失望、怨恨的負向情緒時,常常會出現過份概括化的陳述,但這樣的陳述卻是扭曲事實且帶有傷害性。

例如有個孩子常常會發脾氣,母親責怪她時說「你是整個家族最糟糕的孩子」,這樣生氣而過份放大的話語,很容易造成對方的挫折感或讓他對家人的敵意增加;因此在責備的時候,應該要適度或只做符合事實的中性陳述。

二、有效的家庭溝通原則:

(一)對正向的行為表達出正向的情感:
有效的正向情感溝通,是能正確的告訴對方,他這樣做是正向的,且清楚的讓對方知道你對他如此做的正向感覺。尤其是病人在居家生活時,建議家人應該要在他表現出期待的行為,或是出現好的行為表現時,即時表示出正向的情感反應。舉例來說,如果懶散的孩子在吃完飯後主動收拾碗筷,媽媽可以對他說:「小明,你今天幫媽媽收拾碗筷,媽媽覺得很欣慰,謝謝你!」

(二)對特殊的行為改變做正向的要求: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聽到命令句,像是「你應該…」,「你必須…」,這種語氣會讓對方覺得必須服從命令,有被強迫的感覺。
像是有個媽媽說「小明!你看現在幾點鐘了,明天要上學現在還不去睡!」,其實建議可以改成:「小明,現在已經十一點了,如果你能早一點睡,媽媽會比較安心,何況明天還要上學呢!」這樣的語氣就能夠讓對方清楚知道,你的期待與感受是什麼。

(三)積極的傾聽技巧:
傾聽不但能促進家庭內的溝通,而且還是化解危機的一項重要技巧,它包括下列幾個核心要素:眼神注視講話者,注意聽他說的內容並且點頭回應「嗯!」、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請求澄清、確認所聽到的內容、澄清所觀察到對方的情緒和態度。

三、與生病家人相處的原則:

(一)尊重和接納:
被否定的心情是相當令人氣憤的,而當病人的話被指為無稽之談,也會讓他覺得不被相信和痛苦,如果家人任何事都替他決定安排好,會讓他覺得不被尊重,沒有自我,永遠長不大。其實接納與尊重病人的感覺,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有個例子是一位病人對媽媽說:「我現在覺得很煩,很想發脾氣」,但此時媽媽正滿頭大汗的做家事,心想這個二十五歲的女兒,整天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幫忙做,一氣之下就沒好氣的說:「你天天在家吃飯、睡覺、看電視,已經夠好命的了,有什麼好煩的!」,這時病人可能覺得媽媽不瞭解她,不關心她的情緒。
經過幾次之後,她可能就不願再開口了。
建議病人的家人可以儘量保持耐心,可以改成說:「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想發脾氣呢?坐下來我們談一談。」

(二)鼓勵和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被鼓勵和讚美,這會讓生活產生希望的動力,也可以使人增加自尊與自信、引起改變的動機。
家人通常對病人會有許多期待,建議可以利用鼓勵和讚美的方法,有耐心地引導病人做漸進式的改變。

(三)讓病人有宣洩內心情緒的機會:
病人會因為病情的影響,說話的內容可能不恰當或表達不清楚,使得家人經常沒有興趣聽他說話,而在當病人有悲觀的想法、自殺的念頭出現時,往往也無法及時察覺。
病人的情緒有一部份是受症狀的影響,但另一部份往往是源自家人的反應。當他發脾氣或哭鬧時,建議讓他有發洩的機會,等到心情平靜之後,再去問他原因,不要爭辯地傾聽他的心聲。不管最後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重要在於你真正地關心他、尊重他和接納他,之後再以漸進的方式教導他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樣他發脾氣的次數將會減少,家庭氣氛也會趨於平和。

文章同步刊登於松德診所身心科網站

恐慌症的症狀和進程

四月 14th, 2009 Posted in 恐慌症 Tags:

恐慌症的症狀和進程
Symptoms of Panic Disorder and It Proceedings

首次發作

通常第一次恐慌發作都是無預警的,常常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發生,像是開車時或是走路上班的時候,突然就被一陣嚇人又不舒服的症狀攫住。這些症狀通常包括了害怕、一種不真實感或是擔心失控的感覺。

這一連串的症狀通常會維持幾秒,但是也可能會持續幾分鐘,然而大多在一小時之內就會逐漸消退。有恐慌發作經驗的人都對這種極度不舒服,好像會被什麼恐怖又致命的疾病襲擊,或者是像是要發狂的感覺指證歷歷。通常這些恐慌發作的人都會到急診室尋求幫助。 Ream more »

松德診所推薦書籍

一、過動症與注意力不足

1.《10天內,孩子不再是小霸王》-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一份專為四到十八歲孩子所設計的十天改造計畫。
全書深入剖析孩子偏差行為的成因,教導父母以全新的角度認識這些偏差行為的來源。
這個十天計畫每日循序漸進,提供具體而實用方法以改善孩子的行為,
同時並附有許多精采生動的個案故事,為正為偏差孩子所苦的家長指點迷津。
2.《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你的孩子並不是懶惰或沒有學習動機,他可能有長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問題。
柏恩斯坦博士的十天計畫新穎、有效、而且具原創性,
適用於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孩子,包括有ADHD及其它症狀的孩子。
3.《注意力不足症候群》-臧汝芬醫師著。宏欣文化出版。
每一個小孩都需要被擁抱、被愛、被讚美、被肯定,只有這樣,
孩子才會發展安全感、自信心,甚至自尊。自尊的建立需靠父母不停的接納與肯定,
缺少其中一項,孩子會自卑、膽怯或者自我放棄。
作者將所學與在團體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父母心聲與困惑撰寫成書,使更多父母可以因此書受惠。
更盼望兒童在父母看書後,因管教態度改變而能更快樂、更健康的成長。

二、躁鬱與憂鬱症

1.《千萬別對躁鬱症的人說加油!》-田仲流著,王立言譯。如果出版。
躁鬱症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用漫畫就能輕鬆了解!
簡明的短文配合輕鬆的漫畫,讓您學會如何與躁鬱症患者相處,
並立刻具備所有關於躁鬱症的基礎知識。
2.《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野村總一郎監修,張尚文審定,李曉雯譯。新自然主義出版
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透過深入淺出、體貼入微、完全圖解的編輯手法和寫法,
讓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輕鬆理解。精緻的插圖,簡單明暸的表格,以及一般大眾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
兼具知識深度與方便閱讀性,適合各種年齡層和教育程度的讀者閱讀,輕鬆了解憂鬱症的成因和治療的最新方式。
3.《憂鬱症》-春日武彥監修,沈晟審定,李幸娟譯。世茂出版
憂鬱症又稱為「心的感冒」,但只要與主治醫生合作,確實治療,便可以痊癒。
本書從身心層面的各種憂鬱症症狀談起,內容涵蓋了發病的起因、治療與藥物的服用、
家人的照顧及回歸社會的應對等,以圖文、表格並重方式,在文字敘述之中穿插圖表,方便讀者閱讀,
對憂鬱症患者及家屬極有參考價值。

三、精神官能症


1.《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
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2.《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
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
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文章同步刊登於

恐慌症的治療原則

六月 25th, 2008 Posted in 恐慌症, 憂鬱症 Tags: , , ,

恐慌症的治療主要分成藥物治療以及認知行為治療。病人該接受何種治療主要是依病人的整體表現、耐受性、便利性以及是否有訓練良好的治療師可以執行適當的認知行為治療來作選擇。

 

藥物治療以抗憂鬱劑(SSRI, TCA)為優先,其中又以SSRI為第一線用藥,而一些藥物像是簮安諾,利福全等可做為病人無法耐受抗憂鬱劑時的另一選擇用藥或為短期輔助緩解症狀。

 

研究顯示抗憂鬱劑在服用後會有相對較低的恐慌症復發率,治療好轉大約需要兩個星期左右,但是好轉後仍不能斷然停藥;可在恐慌症消失後再服藥半年或是服用藥物一年,之後即可逐漸減少劑量直至停藥。

 

藥物治療

 

主要有以下藥物可以選擇。

1.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

此類藥物主要是選擇性抑制血清素的再吸收,副作用相對較少,所以在治療恐慌症上,SSRIs已被列為第一線用藥。

2. 高效價BZD:

一些早期的研究顯示高效價BZD的效果與TCA差不多,所以此類藥可做為依些無法忍受TCASSRI副作用的患者使用。此類藥物若長期使用,停藥時易使病人有戒斷症候群,所以常需較長時間減少劑量直至停用。

 

認知行為治療

 

可分為「行為治療」及「認知治療」兩部分。「行為治療」只關心目前的症狀問題,並不注重病人內在的心理認知,透過一個有計畫性的治療過程以及擬定實驗性治療情境,以「訓練」病人去改善目前的症狀,及改變病人在面對症狀時異常的情緒與行為,系統減敏法、相對抑制法、洪水法、參與模仿等,皆屬此類。而「認知治療」首先要找到患者的「核心信念」,再利用一些方法來改變個案的思考及信念系統,以達到持續性的行為及情緒改變。

 

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在3~4個月內執行約12~16次的治療,治療著重於重建病人發作時害怕的症狀,並且藉由治療去調整病人在面對這些症狀時的反應。舉例來說,如果病人發作時是以心跳加快為主要症狀,病人可能會恐慌自己是否有心臟方面的疾病,甚至會因為心臟病而死亡;在治療時我們可以請病人在一空間內慢跑,誘發病人心跳加快的症狀,同時加強病人對此症狀的認知(如慢跑也會誘發心跳加快,但不會造成你死亡。)

 

由研究可以得知「認知行為治療」在恐慌症上也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心慌慌的恐慌症

“醫師呀,這已經是我這星期第三次來急診室報到了,剛剛突然間心臟又跳的好快,胸口悶悶的呼吸不到空氣,會不會是得了什麼嚴重的心臟病?血壓太高中風還是快死掉了?你看,現在弄得急診室的每一個護士小姐都已經認識我啦,心情也跟著很不好,每天都擔心何時又要發作掛急診。自己最近去做全身健康檢查,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斷層掃描也都做啦,後來連正子攝影和核磁共振也花錢,忍痛做下去;但是每項報告都說我很健康。內科跟急診室醫生也說一切正常,該不會是醫師誤診,有什麼嚴重的病醫師沒看出來。有些醫師說我是換氣過度症候群,有的說是輕微的二尖瓣膜脫垂,只要定期追蹤吃藥就可以,可是這些症狀還是一直不斷的出現,好擔心自己會突然死掉。心情好低落,現在連工作也做不好,家人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每個人都跟我說是自己太緊張,是我自己的問題,要我放輕鬆。現在連我家人都不諒解我,覺得我在裝病,也因為我常常要跑急診的事,現在弄得家裡雞犬不寧。

這是精神科醫師在看診時常常會聽到的恐慌症病人的自我病情陳述。恐慌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在事先毫無預警情況下,突然發生極度的恐懼、害怕和不適感,有心悸、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冒冷汗、呼吸困難、喉嚨有異物感、頭暈反胃、手腳或是頭皮背部發麻、有刺痛感、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快失控、或是四周事物不真實感。病患多半會有預期性的焦慮,擔心害怕下一次恐慌症發作的時間和症狀;有些則是會擔心會不會發瘋,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或是心臟病發作等等;有些病人會隨身帶著藥物,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或是不敢出遠門,不敢離開醫院或是家裡遠一點的地方,不敢坐公車捷運或是搭乘電梯,也會避免開車出遠門上高速公路,不去大賣場或是百貨公司人多空間狹窄的地方,會擔心在這些場合”自己萬一發生不幸的事”,會沒有人可以幫忙急救,或是救援來的太慢等等災難性的思考。也就是一部分病患會合併有懼曠症的情形發生。 根據研究統計發現,約有九成的恐慌症患者合併有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等等在內的精神科疾病。其中跟憂鬱症的關係更是占了三分之ㄧ以上。 病因上,可能與某些近期壓力的生活事件相關,諸如離婚、親友過世、感情問題、或是課業過重等等。性別方面以女性的發生情形較多,年齡基本上是二十五左右會發生,但是臨床上仍是常見到更年長才出現症狀的病患。另一方面,遺傳上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也相當高。

診斷上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臨床判斷,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病因,尤其是一些內科及神經科的疾病例如甲狀腺亢進等等。而治療上則可以先以抗焦慮的藥物快速緩解病人身體的不舒服以及心理上的焦慮緊張害怕,增加病人對自己和醫師的信心,在足夠劑量的原則下,時間大約是一兩天左右,病患即可在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再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從內分泌系統上提升病患腦部賀爾蒙的濃度,雖然研究指出其效果也許優於抗焦慮藥物,但是因為效果較慢出現,建議初期是以兩者併用的方式給予病患服用。約幾個月後,在醫師的指示下逐漸減少抗焦慮藥物的劑量;至於血清素抑制劑則是建議病患能持續服用至少約一年的時間。除了藥物之外,其他的治療方式還包括以行為治療方式,諸如肌肉放鬆、腹部呼吸、曝露治療。認知治療包括有教導病人正確的認知以及有效的資訊等等,都可以收到一個相當好的療效,使病人在認知上不會對疾病有過多的焦慮和害怕。

有些研究指出恐慌症可能會在一些壓力事件下復發,大約30%到90%的人在停用藥物的情形下會復發而呈現慢性化的情形。但是假如能有效的整合抗焦慮藥物,血清素抑制劑及認知行為治療,相信絕大多數的病患都能獲得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和緩解。 最後,建議病患以及家屬幾項重要的結論:恐慌症是不至於對生命造成威脅的精神官能症之ㄧ,也不是精神病。但是症狀容易讓病患及臨床醫師誤以其他疾病的方式診斷及治療。

而病患及家人的認知,例如認為這是不可告人的精神病,或是病患認為如果我跟親友說,別人會相信嗎?這樣會因為羞於啟齒,而延遲就醫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尤其是很多親人朋友不了解病因會勸病人”放輕鬆點,你沒病是想太多了,”這些話反而會加重病人的壓力和增加不被了解的感覺。 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儘量避免只靠藥物治療或是深信單一心理治療,每一位專科醫師都有他的經驗,而病患和家屬也有都有他自己偏好和適合可以接受的治療,如何找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則有賴於病患和醫師之間的溝通,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台北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