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Blogs » 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四月 6th, 2016 Posted in Blogs
文:松德精神科診所 黃瑛欒治療師    圖:網路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是兒童常見的求診問題,在學齡期的盛行率約3%-7%。常見的臨床情況是:(1)明顯注意力不集中、(2)容易分心、(3)組織能力不佳、(4)明顯過動問題。特徵則有:(1)煩躁不安、(2)無法安靜地玩,像是裝了馬達般活力十足,無法停下來、(4)難以受約束、講不聽,伴隨有衝動、控制困難,難以等待、(5)容易打斷他人談話或做事等。當孩子被帶來求診時,通常這些情況已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生活與人際互動,甚至師生關係,無法僅僅用「活潑、好動」來形容這類活力十足的孩子。
過動兒在學校通常容易造成老師班級管理的困難,家長常提及孩子在校人緣不佳、功課表現不好,有的孩子伴隨有情緒困擾。典型的有:自我控制困難,讓個體無法在作出反應前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思考,在轉換至新的活動時,執行困難,面對自己的行為,無法及時踩煞車,並且容易遺忘、問題解決能力差、容易拖延等。
除了藥物治療外,許多家長期待能透過非藥物治療方式協助孩子。相關文獻顯示:「認知行為治療團體」能夠有效改善過動兒在家的注意力不良、過動或衝動問題,及整體行為所衍生的問題(李家蓉,2004)。有搭配「認知行為治療組」相較於「純粹藥物治療組」,在攻擊行為、思考問題、情感性問題、焦慮問題、注意力過動問題等有顯著改善(石昱棋,2009)。
近年來許多的發現,動腦練習可讓腦子保持有活力,如同運動可保持身體年輕一般。不同的腦部練習可以活化不同的腦部功能,達到提升專注力與組織能力,改善學習困難。如:神經回饋、小腦運動、藝術治療等,透過相關操作遊戲訓練,提升兒童專注力,或以多元的治療介入方式,替過動兒開啟了另一扇希望之門。
在治療關係中,良好投契的關係互動,可以協助孩子有效自我覺察、自我對話與成長,並且鼓勵改變的發生與決定,和孩子約定行動策略、檢討並回顧。偶爾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孩子配合度差;然而,透過耐心傾聽回應,從互動中理解孩子的狀態與困難,進且同理孩子的無力、協助孩子訴說,並且作一現狀評估,再制定行為策略。
另一方面,回到親子關係中,家長很容易透過威權方式達到管教目的,當其發怒時,可能壓制一時,但卻無法有效協助孩子成長與改變。很多時候家長在面對孩子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甚至被孩子激怒,因而導致親子衝突。如何讓情緒的表達有加分效果,不致於形成親子互動的負向情形產生,並且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涵容情緒能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再作一表達與回應。如此才不致造成孩子的需求無法被滿足,還得面對父母情緒的層面,導致多重壓力而無法有效溝通。
Yahoo MailGoogle GmailEmail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