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Blogs » Archive by category 'NIMH'

失智症(Dementia)

十二月 8th, 2014 Posted in Blogs, News, NIMH, 失智症
何謂失智症?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是各種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大腦病症導致而成。
失智症病程
初期:認知功能輕度障礙,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外觀無異狀。
中期:認知功能中度障礙,出現明顯精神行為症狀,日常生活需要協助。
晚期:認知功能嚴重障礙,需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外觀顯呆滯。

失智症早期徵兆

Ø  變得健忘,特別是剛發生的事。

Ø  可能出現溝通上困難,例如要找到合適的字眼表達,會有困難。

Ø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Ø  對時間的概念混淆,搞不清年、月、日或季節。

Ø  做決定或處理個人財務方面會有困難。

Ø  執行複雜之家務時會有困難。

Ø  情緒和行為上之徵兆:

n   變得比較被動,對各項活動及嗜好失去興趣

n   可能出現憂鬱或焦慮等情緒變化

n   偶爾出現不尋常之生氣或激動反應

就醫指南~~~
當您或家人有多個失智症徵兆出現
請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

松德身心科診所 關心您~~

3C產品與小孩專注力

十月 16th, 2014 Posted in Blogs, News, NIMH, 兒童心智,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3C產品與小孩專注力
松德精神科診所 黃惠琪醫師

尖峰時間的捷運上,幾乎看不太到不滑手機的人。說真的,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後,好幾個月才關機一次,換句話說,24小時內不分時地,即使半夜都可能因手機的訊息聲、螢幕亮起,而暫時放下手邊的事。手邊的事不重要嗎?倒不一定,往往手邊的事才是此時此刻最需要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的,但是因為一個鈴聲、一個畫面亮起,我們腦中在醖釀、在構思的想法被立刻打斷,甚至無疾而終,等到想要再開始時,發現:誒?剛想(做)到哪裡???…哎呀,算了,下次再說好了,等我把這些雜事處理完。可是,雜事永遠無法處理完!接著,拖延、沒效率、無法維持熱度等狀況漸漸發酵,甚至越來越困擾:以前做事的專注跑哪裡去了?現在怎麼都維持三分鐘而已?已經開會加班,但工作還是做不完,要帶回家做,但想到還有一堆家事,這樣要搞到幾點才能睡呀,然後明天還要上班,唉…不只大人深受分心的困擾,小小孩當然也是。許多小小孩坐在推車裡,走跳還不是很穩,但手指運動可是很熟練!一有平板電腦或手機,吵鬧的孩子立馬安靜,專注在螢幕上的影片、圖畫和聲光效果,連我站在旁邊也忍不住偷瞄。大人彷彿有放鬆的片刻,可以跟朋友聊天、可以逛街、可以做家事。3C保母的威力很強大,幾乎沒有孩子不被這些產品帶來的新奇刺激感給吸引。連一歲小小孩模仿大人開遙控器的電源後,都能兩眼發直地盯住電視螢幕。長久下來,小小孩會需要很大量的聲光刺激才能引起他的注意,一般的繪本、圖畫、玩具、積木,甚至爸媽或其他小孩的陪伴玩耍都不好玩,長大後入學可能會有坐不住、靜不下來、無法維持注意力、過度分心、過動的問題,影響是很大的!甚至未來可能有網路成癮的隱憂。而只有2D的平面視覺刺激,也很不利於小小孩的空間動作發展。3C產品並不是不好,許多豐富有趣的啟蒙學習來源也透過這些媒介帶給孩子們。現代爸媽辛苦的是要想更多花招來引起孩子的興趣,加上以身示範,有限度地使用科技產品,避免孩子用眼過度、姿勢不良。選個風和日麗的機會,一起關掉手機,帶著小孩和家人去戶外曬曬太陽吧!小小孩在寬敞的地方跑跑跳跳,適度運動反而能增加專注力和視覺空間與動作發展喲~ 文章同步刊登於:黃惠琪醫師的隨想

重視"厭食症"病人

林耿立醫生呼籲~~重視"厭食症"病人
今日新聞提及~國3女罹厭食症 40公斤餓到剩26公斤猝死
林耿立醫生表示"厭食症"為各類精神疾病死亡率最高的類別
家屬務必更加重視厭食症病人的日常飲食表現

松德身心科診所 關心您
htthttp://www.hwc.com.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66

門診時間表

http://www.hwc.com.tw/outpatient_services/

2013臨床心理學會(年刊發表)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s and social skill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Jin-Jia Pan1(潘金嘉), Geng-Li Lin2 M.D. (林耿立醫師)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Heidelberg University, Germany1
Song De Psychiatry Clinic, Taipei2

Background: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and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roversy and few attempts have so far been made at exploring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between the causality of attachment styles and social skills in patients with BP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whether interpersonal problems mediated links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s and social skills in BPD.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also was to explore if the bia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BPD could predict inadequate social skills.

Methods:
29 BPD outpatients (19female, 10male) and 65 control subjects completed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I Disorders, Symptom Checklist-90-Revised, Social Skills Inventory, and 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Circumplex Scales. Moreover, a total of 94 significant others (29 from outpatients, and 65 from healthy subjects) were also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to assess subject’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all variables in two groups and exa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lf-report and other-report interpersonal problems.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test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social skills, and (b)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s and social skills in BPD.

Results:
Three important finding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Finding 1: The majority of control people had secure attachment styles, while many borderline patients ’attachment styles were insecure. Patients’ scores on social sensibility (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s and scores on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EAEE) were lower than controls.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borderline people described themselves more domineering, vindictive, cold, exploitable, intrusive and nonassertive than normal people. Compared to other-report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controls, significant others appraised borderline people more vindictive and more socially avoidant. Finding 2: The resul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social skills indicated that domineering, vindictive, and nonassertive as predictors coul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 social awareness and social expression (SASE) respectively; moreover, exploitable as predictor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ed SS. Finding3: (1)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social sensibility in BPD. (2) Intrusive had ful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 and social sensibility in BPD.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evidence for potential interpersonal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of BPD, which was meaning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pathology of BPD and helpful for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urthermore, several limitations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 interpreting results, for example, small sample size, borderline outpatien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morbidity of other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 limit of cross sectional study, etc.

Key words: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ttachment style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social skills


如何建立飲食習慣改善氣喘

八月 26th, 2013 Posted in Blogs, NIMH, 兒童心智, 失眠

過去三十年來氣喘患者明顯增加許多,飲食可能就是罪魁禍首。研究已經顯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氣喘有關,相對飲食習慣不好的人,飲食健康的人通常較少罹患氣喘。儘管很少醫師會承認氣喘和飲食有關,某些食物和營養素確實可能有效預防及治療氣喘。
對於想要自然治癒氣喘的人來說,改變飲食習慣是個合理的選項。研究已經指出,攝取大量抗氧化物和營養成分的人罹患氣喘的機率較低,如黃酮、ω-3脂肪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 C、維生素 E、硒及鎂;抗氧化物可能是減少氣喘機率的一大因子,因為它們能抵消有害的自由基,保護細胞不受損傷。
研究顯示,飲食富含水果及 ω-3 脂肪酸的兒童及青少年肺部一般都比較強壯,而且較少出現類似氣喘的症狀;相反地,攝取較少維生素 C、維生素 E 及 ω-3脂肪酸的人比較可能出現肺部功能不良的情況。地中海式飲食已經顯示能夠預防及控制氣喘症狀,因為其中大量的蔬果及堅果都是富含抗氧化物及維生素的食物。
飲食和氣喘看起來可能毫不相干,因為氣喘是和肺部支氣管收縮有關,並不影響消化系統;氣管和黏膜發炎是造成氣喘的原因,因此傳統大多使用抗炎藥物治療氣喘。然而,食物其實也有減少炎症的作用,例如薑黃及生薑。
避免某些食物也是治療氣喘很重要的一環,例如乳製品會增加黏膜的發炎症狀。安德魯‧威爾博士建議氣喘病患飲食中排除乳製品、動物蛋白及炸物,並遠離多元不飽和植物油和部分氫化的油脂。氣喘患者應該多攝取 ω-3脂肪酸,以初榨橄欖油作為主要的脂肪來源,每天攝取有機的新鮮蔬果,蘋果、紅蘿蔔、葉菜及蕃茄都已經由研究證實能夠有效預防氣喘。大量飲水以保持呼吸道濕潤也很重要;專家建議女性一般每天至少飲用 9 杯水,男性 13 杯。
食物過敏也可能造成氣喘,找到引發過敏的食物並避免食用能夠幫助控制氣喘症狀。糖、黃豆、玉米及麩質都是常見的過敏原,暫時避免食用這些食物八個星期以觀察症狀是否改善,即可發現問題所在。

治療經前不悅症的時間長短會影響是否復發

許多女性深受經前症候群甚至經前不悅症的困擾,每個月常有幾天「莫名的身體不舒服、心情惡劣或低落、難像平常專注在工作生活上、常和旁人吵架、睡不好」等等,有週期性起伏,但不知道原來這種情況很多女生都有、它可以透過藥物治療改善,卻默默忍受上述諸多不舒服與不方便,甚至旁人的不諒解(以為個案是藉口生理期而迴避責任)。
根據一項2009年的研究顯示,治療經前不悅症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個案是否復發。此外這研究也告訴我們,一開始經前不悅症的嚴重度也是預測會不會復發的重要因子。根據這項研究顯示,大約有一半因為抗憂鬱藥(Zoloft)治療而有明顯改善的個案,在停止服藥六到八個月後,又遇到症狀復發。
整體來說,治療期間越久,越能預防症狀再來。但是復發的機率和復發時間跟一開始的症狀嚴重度有很大的相關性。換句話說,越嚴重的病人在停藥後較快面臨復發。
經前症候群(PMS)一直是影響生育年紀婦女的重要健康議題,它會影響到個案的工作表現、人際關係、活動,也因為生理期來的時間很長,因此這個問題會困擾婦女許久。
用抗憂鬱藥(SSRI)治療更為嚴重的經前症候群,也就是經前不悅症,是被證實確實有療效的,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已經通過Zoloft、Prozac、Seroxat可用來治療經前不悅症。

以上資料由黃惠琪醫師整理自:

http://psychcentral.com/news/2009/05/08/duration-of-treatment-for-pmdd-affects-relapse/5798.html

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

八月 12th, 2013 Posted in Blogs, News, NIMH, 憂鬱症, 焦慮症

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年紀輕是危險因子

產後憂鬱症一般認為是女性的疾病,但近來有些研究顯示:男性在伴侶的懷孕過程中雖然不會有明顯的荷爾蒙變化,但新手爸爸仍有可能得到產後憂鬱症。
在一個瑞典的研究中,812位新手爸爸在寶寶出生後三個月接受憂鬱症狀的量測,發現有一成左右(10.3%)的新手爸爸有憂鬱症狀!這個研究進一步想瞭解有哪些危險因子。
結果顯示年紀較輕是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和29~33歲的族群相比,較年輕爸爸得到產後憂鬱症的機會是2.55倍,雖然說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差、伴侶相處困難、經濟壓力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但這些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何年輕爸爸較易有產後憂鬱症。這個研究結果和過去研究大致相近,此外另一個很重要的預測因子是媽媽有沒有憂鬱症。
為什麼這個研究結論那麼重要?雖然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媽媽是主要的小孩照顧者,但爸爸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有些研究顯示如果爸爸有產後憂鬱症,將來小孩也比較容易有行為問題或是精神疾病。

以上參考資料,由黃惠琪醫師翻譯,來自美國麻州總醫院(MGH)網站:

http://www.womensmentalhealth.org/postpartum-depression-in-new-fathers-being-younger-is-a-risk-factor/

對照臨床經驗,其實很能夠體會為何年輕的新手父母較易有產後憂鬱症。在台灣,平均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都逐漸往後延,這可能跟生存壓力漸漸升高有關,例如工作難找、工時長、起薪低、夫妻需要兩地相隔、買房壓力大、在異地生活所以親友支援變少等等,以至於許多人「不敢結婚、不敢生」,一直到生活條件改善後,才比較有勇氣踏入人生不一樣的階段。在這種狀況下,較年輕的族群有了下一代,若生活壓力未減輕還再加上新手爸媽的辛苦忙亂,根本來不及享受新生命帶來的喜悅,當然憂鬱容易上身。
此外研究顯示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症和媽媽有沒有憂鬱症有很大的關聯,這透露出小家庭互動其實很容易互相影響。如果爸爸能多參與懷孕與生產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給予伴侶足夠的關注與支持、一同照顧初生兒、分擔媽媽的勞累、甚至請親友協助幫忙等,媽媽的身心狀況較佳,連帶新手爸爸的心情也會比較好,對於寶寶的照顧也會更佳!
同時間,媽媽們雖然注意力幾乎都在寶寶身上,但也別忽略伴侶的需求,多多表達對爸爸付出的鼓勵與肯定,放手讓爸爸一起照顧寶寶,如此一來爸爸能體會生產帶小孩的辛苦,自己也才有機會休息不至於累壞。互相扶持的伴侶關係,能讓彼此感情更緊密,促進寶寶的發展,也遠離產後憂鬱症!

飲食疾患

七月 20th, 2011 Posted in NIMH, 強迫症
何謂飲食疾患?

飲食疾患的特徵就是在飲食行為上是極端的。表示目前此人正經歷到極端的飲食行為,例如:極端減少食物的攝取或極端暴飲暴食。或者,正經歷到極度情感痛苦或過度關注自己的體重或體形。

飲食疾患的類型
一、心因性厭食症

心因性厭食症的特徵是消瘦,他們會持續努力不懈的追求如何讓自己更瘦,不願意維持正常或健康的體重,扭曲的身體形象和強烈的害怕體重增加,女孩和婦女出現停經的現象,和極度不正常的飲食行為。心因性厭食症的患症,有些會藉著節食或過度的運動去降低體重、有些會藉著自我誘導的嘔吐去降低體重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去降低體重。
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中,有很多人即使已經極度飢餓或明顯的營養不良了,他們卻仍然認為自己的體重過重。在飲食、食物和控制體重上變得走火入魔。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的典型症狀就是會反覆的量體重,小心翼翼的把食物分成多份,且只吃極少量的某些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心因性厭食症的患症透過治療後可以恢復健康。有一些人完全康復,但有些人仍然會再次復發。還有一些人除了慢性厭食症外,他們的身體與疾病纏鬥多年後,健康逐漸惡化。
根據一些研究,心因性厭食症死亡的可能性比一般正常健康的人多出十倍以上。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心臟驟停,電解質及液體失衡。也可能導致自殺。許多厭食症的患者,也同時擁有精神和身體疾病,包括憂鬱、焦慮、強迫行為、濫用藥物和心血管和神經系統併發症,和身體發育受損。

其他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其中包括:

[bulletlist]

  • 骨頭薄化 (骨質疏鬆)
  • 頭髮和指甲脆裂
  • 皮膚乾燥和暗黃
  • 身體長出細微的毛髮(例如,胎毛)
  • 輕度貧血,肌肉無力
  • 嚴重便秘
  • 低血壓,呼吸和脈搏變慢
  • 體溫下降,患者隨時感到寒冷
  • 嗜睡

[/bulletlist]

心因性厭食症的治療包括三個部分:

[itemlist]

  1. 恢復健康的體重。
  2. 治療引起飲食疾患的心理問題。
  3. 減少或消除導致飲食失調的行為或想法,防止復發。

[/itemlist]

一些研究支持,使用藥物,如抗鬱劑,抗精神病藥或情緒穩定劑,可以有效的治療厭食症患者,幫助他們消除和厭食症並存的情緒和焦慮的症狀。最近研究中提到,抗鬱劑可能無法有效地防止一些厭食症患者的復發。此外,沒有藥物已經證明可以在是第一時間就有效的幫助厭食症患者恢復健康的體重。總而言之,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藥物或何種藥物可以幫助患者克服厭食,但關於此方面,仍有許多研究正在進行中。
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包括個人,團體和家庭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去處理導致心理疾病發病的根源。一些研究支持,以家庭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父母擔起撫育痛苦的青少年的責任可以有效幫助厭食症孩子增加體重和改善飲食習慣和情緒。從家庭治療的案例研究和臨床試驗中看見該治療方式對年輕人的飲食疾患和非慢性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
研究也指出,藥物治療和支持性心理治療並行的治療方式對厭食症患者來說,比只有心理治療有效。但對治療的有效性取決於當事人的參與程度和狀況。遺憾的是,沒有特定的心理治療法對成人的厭食症治療具一貫的有效性。然而,新的治療法和預防方式看起來是有希望的。一項研究顯示,網路上的介入治療可能有效的幫助正處於飲食失調初期的患者。

二、心因性暴食症

心因性暴食症的特徵是反覆且頻繁的攝取異常大量的食物(如暴飲暴食),和感覺對攝食行為缺乏自我控制。暴食症的患者會在暴食後出現補償行為,例如,清除行為(如嘔吐,過度使用瀉藥或利尿藥),禁食或過度運動。
與心因性厭食症不同的是,心因性暴食症的人體重會在屬於他們年齡和體重的正常範圍內。但和厭食症患者一樣,他們往往擔心體重增加,想拼命地減肥,並強烈的對自己身體的大小和體型不滿。通常,暴食行為是秘密進行的,因為它往往伴隨著自我厭惡或羞恥的感覺。暴食和清除的週期行為通常在一週中重複幾次。和厭食症相似,心因性暴食症的人往往也存在心理疾病,如憂鬱,焦慮和藥物濫用問題。許多暴食症患者因為清除的行為而產生疾病,包括電解質不平衡,腸胃病,口腔和牙齒相關的問題。

其他症狀包括:

[bulletlist]

  • 慢性發炎和喉嚨痛
  • 在頸部和頜下的腺體腫大
  • 吐出來的胃酸會腐食牙齒的琺瑯質造成敏感性牙齒和蛀牙
  • 胃食道逆流症
  • 濫用瀉藥使腸不適和發炎
  • 濫用利尿劑使腎臟出現問題
  • 清除行為而產生嚴重脫水

[/bulletlist]

如同心因性厭食症一樣,心因性暴食症的治療組合了許多方式且需依據個人的需求。為了減少或消除暴食和清除行為,病人可能接受營養諮詢和心理治療,特別是認知行為治療(CBT),或遵照醫囑用藥。一些抗鬱劑,如Fluoxetine(Prozac百憂解),這是唯一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可去治療暴食症的藥物,也可以治療憂鬱和焦慮的患者。它似乎也有助於減少暴飲暴食和清除行為,減少復發的機會,並改善飲食態度。CBT已經證明能針對治療暴食症的暴食、清除行為和飲食態度做有效的改善。治療可以用個人或團體的方式進行。

三、暴食症

暴食症的特徵是會經常性的暴飲暴食,且在發作期間會感覺攝食行為失去控制。不同於心因性暴食症的是,暴食症的人不會出現清除行為,過度運動或禁食。因此,暴食症的患者往往是超重或肥胖。暴食使他們經歷罪惡感,羞愧和憂傷,而導致更多的暴飲暴食。暴食而肥胖的人往往也存在心理疾病,包括焦慮、憂鬱、和人格疾患。此外,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已被詳細記載。
暴食症的治療和心因性暴食症的治療方法相似。Fluoxetine等抗鬱劑可能會降低暴食症發作,並幫助減輕部分患者的憂鬱。也可能開給暴食症患症抑制食慾的處方。心理治療,特別是CBT,也被以個別或團體的方式應用於暴食症的心理根源問題的治療上。

治療

研究人員尚無法確定飲食疾患的根本原因和本質。不像神經系統疾病可以確認為特定的大腦病變,飲食失調可能受到大腦系統內異常活動的影響。隨著越多認識到,精神疾病是腦部疾病後,更多的研究人員使用現代神經科學和現代心理學的方法,以期對飲食疾患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章來源:NIMH;翻譯-松德精神科診所實習生;林耿立醫生校閱
http://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eating-disorders/index.shtml

廣泛性焦慮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七月 17th, 2011 Posted in NIMH, 恐慌症, 焦慮症

什麼是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其主要徵象為長期焦慮、極度擔心和緊張,即使當下沒有顯著或甚至無任何引發焦慮的因素。

症狀
廣泛性焦慮症的人不會動搖他們的信念。他們所擔心的情緒會伴隨著生理表徵,如勞累、頭痛、肌肉緊蹦、肌肉痠痛、吞嚥困難、發抖、痙攣、易怒、流汗和臉部漲紅等。

治療方式
對於廣泛性焦慮症,已有良好療效的治療方式,而相關此症狀的研究也不斷的更新,以更進步的療法來幫助人們處理廣泛性焦慮症,讓患者能迎向豐富滿足的生活。

尋求協助:服務據點
您週邊的精神健康治療單位,或者NIMH(美國衛生局)臨床據點,或者其他專業的服務組織。

文章來源:NIMH(美國衛生局);翻譯-松德精神科診所實習生;林耿立醫生校閱

http://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index.shtml

邊緣型人格疾患 BPD

十月 20th, 2010 Posted in NIMH, 躁鬱症

簡短概述,焦點於症狀、治療和研究發現

提出問題,尋找答案
邊緣型人格疾患(BPD)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徵為情緒、人際關係與自我形象與行為的不穩定性現象。 這種不穩定性常會破壞家庭、工作、生活與長期規劃,甚至個人的自我認同。BPD是“邊緣”精神疾病之人,其遭逢情緒調節上疾患。 雖BPD知名度低於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但其實際盛行率卻較為普遍,其影響到百分之二的成年人,且大多為年輕女性。 其有高比率自傷率但無自殺意圖,和自殺企圖與自殺未遂一樣有顯著性比率。 患者常需全面性的精神健康服務,並佔精神科住院治療百分之二十比率。然而,伴隨著時間與具體醫療服務下,患者可以好轉,最後也可能導向有效能的生活。

症狀
當一個人罹患憂鬱症或雙極型憂鬱症時,經常是持續幾個星期有著相同的情緒狀態,而BPD患者卻可能僅是持續幾個小時或者最多一天有較為激烈的憤怒、抑鬱和焦慮。這些可能伴隨著衝動的攻擊性、自傷、藥物或酒精濫用。 扭曲的認知與自我感覺會導致其頻繁的變動長期目標、職業計劃、工作、友誼、性別認同和價值觀。 有時BPD患者會認為自己是從根本的差勁或者不值得。 他們有可能會覺得不公平的被誤解或虐待、無聊、空虛,對於自己無任何想法。 BPD患者在急性期時會感到自己孤立和缺乏社會支持,並可能瘋狂的努力避免自己獨處。
BPD患者往往有極不穩定的社會關係模式。但他們可能會發展出強烈但多變的依附關係,他們對家人、朋友和親人的態度可能會突然轉向從理想化(非常敬佩和愛)到貶值(強烈的憤怒和厭惡)。 因此,BPD患者可能會立即的對他人形成依附與過度理想化,但當一個輕微的分離或衝突發生時,他們出人意料地切換到另一個極端,憤怒地指責對方不照顧他們。 即使是與家庭成員,簡短的分離去度假、商務出差或突然有些改變計畫時,BPD患者卻會高度敏感的受到遺棄、憤怒和痛苦反應。
這些被遺棄的恐懼情緒,似乎是與重要人士有關連,重要他人不在他們身邊時,BPD患者會感受到喪失或者一文不值。 企圖自殺的威脅可能發生於他生氣的感受到被遺棄與失望時。
BPD患者也展現出與其它衝動行為,例如過度消費、暴飲暴食和危險性關係。 BPD常伴隨著其他精神疾病出現,尤其是雙極性情感疾患、憂鬱鬱症、焦慮症、物質濫用,其他人格疾患等。

治療
BPD的治療近年來已有改善。 團體與個人心理治療對於部份患者有效。 在過去15年,一個新的心理治療方式-辯證行為療法(DBT)此療法是專門發展出來治療BPD患者,此技術已成為一種有明顯成效的治療模式。藥物治療往往是基於某些病人表現出特定症狀, 抗抑鬱藥物和情緒穩定劑可能有助於抑制憂鬱或不穩定的情緒, 抗精神病藥也可用於病患出現扭曲思考。

最新的研究結果
雖然造成罹患BPD原因不明,遺傳和環境因素兩者都被認為可能是誘發患者BPD的症狀和特點。 許多研究表示 BPD的個案史中,有歷經虐待、忽視或年幼時期的分離,但並非全部。百分之40%~71%BPD患者有被性侵報告,且通常來自於非主要照顧者。 研究人員相信引發BPD來自於個體本身脆弱質與環境壓力複合結果,兒童期的忽視或虐待或成年前期一系列事件皆誘發疾病的發病。 成年的BPD患者有可能是是暴力行為的受害者,包括強暴和其他罪行。 此結果可能來自於有害的環境,以及患者本身衝動、判斷力差而導致其選擇不良的夥伴與生活方式。
NIMH資助神經科學研究,揭示出BPD腦內機制的衝動、情緒不穩、攻擊性、憤怒和負向情緒的出現。 研究支持人們易有衝動攻擊性,是因為調節情緒的神經有受損。 杏仁核,位於大腦深處杏仁狀的組織,是調節負向情緒的重要構造,其 為了反應從其它腦部傳送過來的訊號,解讀訊號為威脅、恐懼、興奮等;藥物、酒精或壓力對此構造影響更為明顯。杏仁核情緒表達受制於大腦額葉區域。 最近腦部影像研究表示,大腦額葉皮層活化區域有個體上的差異,前額葉被認為具有參與行動預測與抑制負向情感的能力。
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乙酰膽鹼為具調節情緒作用,包括悲傷、憤怒、焦慮和煩躁的化學傳導物質。 血清素藥物,可改善BPD情緒症狀。 同樣,情緒穩定藥物GABA可幫助BPD患者抑制情緒的波動。 此種基於腦部脆弱質觀點,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來管理干預行為,就像人們管理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患。

未來的進展
NIMH資助對於BPD的研究,研究說明了依神經中樞的氣質、情緒調節、認知到臨床相關的見解。目前研究也正在測試結合藥物與DBT行為治療方法的有效性,並衡量腦內賀爾蒙對於兒童虐待和其他壓力於BPD的效果。 一個前瞻性研究數據,BPD的縱貫研究,開始於1990年代初期,預計揭露治療過程的成效。 它也將查明具體的環境和個人特質因素,讓治療可獲得更好的結果。 該研究所也會與私人基金會合作,吸引更多新的研究人員投入,提升BDP的認識與治療。

文章來源:NIMH;翻譯-松德精神科診所MK;林耿立醫生校閱
原文:http://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fact-sheet/index.shtml